AndroidManifest 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Android应用开发中的核心配置文件AndroidManifest.xml。介绍了该文件的基本结构、各个标签的作用及属性设置方法,帮助开发者理解如何正确配置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預設的 Activity 清單

我們使用 eclipse Android 開發工具打開「BMI/AndroidManifest.xml」檔案。切換到「AndroidManifest.xml」分頁標籤,查看預設的 「BMI/AndroidManifest.xml」檔案原始碼: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3 package="com.demo.android.bmi"
4 android:versionCode="1"
5 android:versionName="1.0">
6 <application android:icon="@drawable/icon">
7 <activity android:name=".Bmi"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8 <intent-filter>
9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10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11 </intent-filter>
12 </activity>
13 </application>
14 <uses-sdk android:minSdkVersion="X" />
15 </manifest>

我們分行講解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
....
</manifest>

「AndroidManifest.xml」這個檔案也是以 XML 格式描述,每個 Android 應用程式都需要一個「AndroidManifest.xml」檔案,每份「AndroidManifest.xml」檔案的開頭都會出現這段敘述。而整個「AndroidManifest.xml」檔案的敘述,都包含在「manifest」(清單)這個主要標籤中。

package="com.demo.android.bmi"

「package」 是「manifest」(清單)標籤的一個特別屬性,範例中的內容可用來標明,這個應用程式的進入點存在於「com.demo.android.bmi」這個名稱空間/路徑中。

android:versionCode="1"
android:versionName="1.0"

「android:versionCode」和「android:versionName」是應用程式版本號。 這兩個屬性是可選的(非必要)。「android:versionName」是給使用者看的版本號,如「1.0」、「2.0」。「android:versionCode」則是開發者用的內部版本號,一般使用流水號。

<application android:icon="@drawable/icon"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application>

「manifest」標籤中主要包含一個「application」標籤(備註1)。「application」標籤裡面,定義了所有這個應用程式用到的 Activity、服務等資訊。「application」標籤中的「android:icon」屬性,定義了這個應用程式將顯示在 Android 主畫面中的應用程式圖示。「android:icon="@drawable/icon"」表示應用程式圖示的資源檔存在於「res/drawable/icon」 中。圖示的大小必須超過 64x64 像素(Pixel)。「application」標籤中的「android:label」屬性可用來指定應用程式將顯示在 Home 主畫面上的名稱。也就是預設剛開好機時,可以從桌面下方拉出的應用程式列表。

<activity android:name=".Bmi"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activity>

「application」標籤中所有用到的 Activity ,都要包含在一個個「activity」標籤中(備註2)。 Activity 是 Android 應用程式與使用者互動的主要元素,當使用者開啟一個應用程式,第一個看到的畫面就是一個 Activity。若是一個應用程式中包含多個畫面時,會定義多個不同的 Activity,我們也必須在「application」標籤中,使用多個「activity」標籤,為不同的 Activity 添加描述。如果我們已經在程式碼中定義好了 Activity ,卻忘了在「AndroidManifest.xml」檔案中加入對應的「activity」標籤,那麼在執行中呼叫到這個 Activity 的時候,將無法開啟這個 Activity。

「activity」標籤的「android:name」屬性,指出了這個 Activity 所對應的類別(class)。「activity」標籤中的「android:label」屬性可用來指定應用程式將顯示在 Activity 畫面上方的名稱。也可以在程式碼中透過「setTitle(“名稱”)」來動態修改。

因為在上一層「Manifest」標籤屬性中已經定義了「package="com.demo.android.bmi"」,因此在「activity」標籤的「android:name」屬性中,「.Bmi」代表著「com.demo.android.bmi.Bmi」的簡寫。也可以寫成「Bmi」,一樣是代表「com.demo.android.bmi.Bmi」這個類別。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intent- filter」標籤定義了這個「activity」的性質。「intent-filter」中主要包含了兩個標籤:「action」跟「category」標籤。「action」標籤中的「android:name」屬性,其內容「android.intent.action.MAIN」表示:這個 Activity 是此應用程式的進入點(就像程式中常見的 main 主程式),開啟這個應用程式時,應先執行這個 Activity。。常見的還有「android.intent.action.EDIT」等標籤,會在之後章節用上的時候講解。「category」標籤中的「android:name」屬性,其內容「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表示:這個 Activity 將顯示在 Launcher 的應用程式列表中。

我們把整個檔案合到一起看,可以總結出這個檔案所傳達的訊息:在「com.demo.android.bmi」路徑下的「Bmi.java」這個檔案中,已定義了一個主要的 Activity; 當我們打開 Android 的時候,顯示的是位於「res/drawable/icon」的圖示。一旦我們按下圖示來啟動這個應用程式,Android 應用程式框架會去尋找到定義了「android.intent.action.MAIN」內容的 「.Bmi」activity,並呼叫執行。

<uses-sdk android:minSdkVersion="X" />

Android SDK 1.1 版之後引入了這條敘述,「X」代表了目標版本代號。透過指定這個參數,系統可以依此辨別應用程式是否使用相容的 SDK 版本,好決定能否在這台機器上安裝執行。這也是一個可選填的選項。但如果我們的應用程式要發佈出去,一些強勢的通路如 Google Android Market 已規定所有新發佈的應用程式必須指定「android:minSdkVersion」這個參數。

各目標版本與代號對應表如下:

目標版本 代號
2.1 7
2.0.1 6
2.0 5
1.6 4
1.5 3
1.1 2
1.0 1

目前各版本佔有率可以參考官方的版本佔有率圖表: http://developer.android.com/resources/dashboard/platform-versions.html

這個圖表是根據最近 2 周間連上 Android Market 設備的比率來繪製。

備註1

除了「application」標籤外,還有「uses-permission」(例如允不允許存取SMS、能否存取聯絡簿、相機功能)、「permission」、「instrumentation」等主要標籤。相關的內容在後續章節用到時再一併解說。

備註2

除了「activity」標籤外,對應於 Android 應用程式的運作流程,還有「service」、「receiver」、「provider」等主要元件。相關內容會在後續章節提到時作解說。

參考資料

* Android manifest http://developer.android.com/reference/android/R.styleable.html#AndroidManifest
* Intent Action http://developer.android.com/reference/android/content/Intent.html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22ca96b7bd39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自动化构建与发布是提升开发效率和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Jenkins Pipeline作为一种强大的自动化工具,能够有效助力Java项目的快速构建、测试及部署。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Jenkins Pipeline实现Java项目的自动化构建与发布。 Jenkins Pipeline简介 Jenkins Pipeline是运行在Jenkins上的一套工作流框架,它将原本分散在单个或多个节点上独立运行的任务串联起来,实现复杂流程的编排与可视化。它是Jenkins 2.X的核心特性之一,推动了Jenkins从持续集成(CI)向持续交付(CD)及DevOps的转变。 创建Pipeline项目 要使用Jenkins Pipeline自动化构建发布Java项目,首先需要创建Pipeline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登录Jenkins,点击“新建项”,选择“Pipeline”。 输入项目名称和描述,点击“确定”。 在Pipeline脚本中定义项目字典、发版脚本和预发布脚本。 编写Pipeline脚本 Pipeline脚本是Jenkins Pipeline的核心,用于定义自动化构建和发布的流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ipeline脚本示例: 在上述脚本中,定义了四个阶段:Checkout、Build、Push package和Deploy/Rollback。每个阶段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和调整。 通过Jenkins Pipeline自动化构建发布Java项目,可以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项目质量。借助Pipeline,我们能够轻松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