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盘组成
盘面:硬盘的每个盘片分为上下两个盘面,每个盘面都能存数据。
磁道:磁头在盘面上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轨迹就是磁道。
柱面:所有盘面上的同一磁道,在竖直方向上构成一个圆柱,称作柱面。
扇区:将同心圆磁道划分为一段一段等长圆弧,每个圆弧就是一个扇区。
每个盘面的磁头起初停在盘面的最内圈。这里不存放数据的启停区,盘面最外圈的地方是0磁道,数据存储就是从这开始的,0磁道存放着用于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须的程序代码。
2、磁盘接口
IDE接口:也称PATA接口,采用16位数据并行传输方式。
SATA接口:串行传输ATA.
SCSI接口:具有与多种类型的外设进行通信的能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接口类型 |
出现时间 |
最大理论带宽 |
主要特点 |
SCSI |
1986 |
320MB/s |
并行总线 |
SATA |
2002 |
300MB/s |
串行ATA |
SAS |
2001 |
1.2GB/s |
串行SCSI |
FC |
1995 |
200MB/s |
支持光介质 |
3、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式(RAID)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互相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并且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一种技术。
RAID 0:数据被分成多块写入不同的磁盘中,而不像单磁盘系统顺序写入。
性能最高,磁盘利用率最高,安全性最低。
RAID 1:两块盘中的一块正常使用,另一块作为正常使用盘的拷贝盘。
安全性最高,磁盘利用率低。
RAID 3:将数据盘中的每一位数据进行XOR运算,然后写入校验盘对应位置
减少校验盘,不能并发实现。(把校验的都放在一个盘上)并行奇偶校验。
RAID 5:采用(分布式奇偶校验盘),将检验盘平均分配在RAID组中的每块数据盘上,在相邻条带质检循环分布。
磁盘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