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完整性之阻抗匹配

一、相关参数

1.1 阻抗

       阻抗( Electrical impedance)又称电阻抗,阻抗的单位是欧;是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统称。

       阻抗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Resistance),虚部称为电抗(Reactance);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Capacitive Reactance),电感在电路中对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容抗和感抗合称为电抗。

阻抗通常用符号Z表示,阻抗即电阻与电抗的总和,用数学形式表示为:   

d882bed5ff4c461db7230a13c9036f0a.png     且ω=2πf

 Z=R+jX     

  • 当 X > 0 时,称为感性电抗

  • 当 X = 0 时,阻抗为纯电阻

  • 当 X < 0 时,称为容性电抗

 59ca733e120d4b0ca104b2f42fbe666d.png

1.2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又称特征阻抗)是应用于传输线中的概念。在高速应用场景,信号传输线已经不能看作理想导线,不能忽略传输线上的一些寄生参数,如寄生电阻、寄生电容、寄生电感。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如果传输路径上的特性阻抗发生变化,信号就会在阻抗不连续的结点发生反射。

特性阻抗怎么计算 - 花形 - 博客园

单位长度的传输线可以等效为以下模型:R、L、G、C分别代表电阻、电感、电导和电容。

电导是指导体的导电能力,是电阻的倒数, 即对于某一种导体允许电流通过它的容易性的量度。  符号是G。 电导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 导体的电阻越小,电导就越大 。  

c6d45570e20a414b993ade3c18ee3762.png

该模型的阻抗表达式为:

7ed206c2763d474b88163a24e8f13707.png

为无损传输线,即上式中的R和G为0于无损传输线,特性阻抗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16adf622ba8d49fd8f6ad206f24276cb.png

1.3 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反射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是衡量信号反射量的重要指标;

 如下图所示,设区域1阻抗为Z1,区域2阻抗为Z2,信号经过两个阻抗不同的区域,在交界处A处,电压和电流不能产生突变(若电压不连续,将产生无穷大的电场;若电流不连续,将产生无穷大的磁场)。

e51b4bdf7ee04b07861a617434d01d04.png

信号由区域1往区域2传输的过程中,入射(incident)信号、反射信号(reflect)、传输信号(transfer)分别如下图表示:

442fb5e4419a45babf92487d1942093f.png

分界面两侧的电压相等,有 Vinc + Vref = Vtra ;

分界面两侧的电流相等,有Iinc - Iref = Itra ;

bcf8f0eade1e412890d6e2fdae3b7265.png

开路传输线(Z2 → ∞ )   F =1,意味着反射电压波与入射电压波同相位;
短路传输线(Z2  =   0 )     F =−1,意味着反射电压波与入射电压波反相位;
阻抗匹配时(Z2=Z1)    F=0,没有反射

     

下面举个栗子:

设传输线阻抗Rz=30Ω,源端串接的匹配电阻Rs=10Ω,

则传输线左端A点反射系数为 (10 - 30)/(10 + 30) = -0.5,

右端B点反射系数为 (+∞ - 30)/(+∞ + 30) = 1。

0744dde7736c4d5d957c78d9bee6e0c7.png

在理想情况(无损传输)下,信号会在传输线A、B两端无休止的反射振荡,反射电压的幅值越来越趋近于0,在实际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有衰减,最终趋于稳态。

末端电压最后趋于源端电压,这是因为末端开路,最终一定会在开路位置看到源端电压。  

二、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电路常分为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输入阻抗指我们电源信号源外部负载的阻抗,输出阻抗指的是我们的信号源电源内部的阻抗。

2.1 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就是U/I。

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当电源信号为电压源的时候:

我们希望输入阻抗越大越好,这个时候电压源的负载更小,输入阻抗(R)直接分压,我们电压源就不需要输出太大的功率,也可用公式推算。R越大的时候输出功率越小9faa8d6d86c9434a90d97358b9f0a9d5.png

78bcf6dc6427405b815fa3bd6455b8ca.png

当电源信号为电流源的时候:

我们希望输入阻抗越小越好,这个时候电流源的驱动负载更小。

公式推算为:         bfe91b15a7cd44f5aff092a0a69c1cef.png  

61e23c00869b41a4bd77577b667130ee.png

      

2.2 输出阻抗

输出阻抗就是信号源的内阻

比如说电压源串联的等效内阻,电流源并联的等效内阻 上面的示意图已经有所展示。

三、什么是阻抗匹配

高低频的阻抗匹配电路概念及要点 高速电路的振铃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电子发烧友网

3.1低频的阻抗匹配

在低频电路中,我们一般不考虑传输线的匹配问题,只考虑信号源和负载的情况,低频信号的波长很长,传输线可以看成短线,反射可以不考虑;(可以这么理解:因为线短,即使反射回来,跟原信号还是一样的)。

对于纯电阻的电路,一个给定的信号源,其内阻r是固定的,而负载电阻R则是由我们来选择的。

307672e32a3d4c4ab3f523b0227e6443.png

当内阻r与负载电阻R相等时,负载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 ; 

  • 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流大,则选择小的负载R;

  • 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压大,则选择大的负载R;

  • 如果我们需要输出功率最大,则选择跟信号源内阻r匹配的电阻R。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的阻抗匹配,当电路中含有容性或感性阻抗时,需要信号源与负载阻抗的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

3.2高频的阻抗匹配 

在高频电路中,我们还必须考虑信号反射的问题。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则信号的波长就很短,当波长短得跟传输线长度可以比拟时,反射信号叠加在原信号上将会改变原信号的形状 。所以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为避免信号反射,传输线与负载必须进行阻抗匹配:即负载阻抗必须和传输线阻抗相等;高低频的阻抗匹配电路概念及要点 高速电路的振铃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电子发烧友网

那我们所说的高速设计的边界条件是什么呢?小陈认为是分布参数,传输线理论中的‘长线’,是上升时间小于六分之一传输线延时”——引自《高速先生》

ea451d1f484c7546f0cca6e30e1e7fac.jpeg

如果不匹配:

1、源/终端多次反射是信号传输中产生“过冲、振铃”等现象的部分根源,可能会产生错误的逻辑跳变或者损坏芯片;
2、会在传输线上形成驻波,降低传输线有效功率容量降低;
3、严重时会损坏设备,高速信号会产生振荡,辐射干扰等问题。

总的来说低频电路的阻抗匹配只需要考虑信号源和负载的阻抗匹配,高频电路还需要考负载和传输线缆的阻抗匹配。

四、如何实现阻抗匹配(阻抗匹配方式)

用水流的概念来玩硬件(一)----阻抗匹配_水的阻抗-优快云博客

4.1 串联端接(源端串联电阻)

88f932c9ccaa4d1b82335653813bb54e.png

匹配电阻选择原则:匹配电阻值与源端的输出阻抗之和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信号源端阻抗低于传输线特征阻抗的条件下,在信号的源端和传输线之间串接一个电阻R,并且这个串联的电阻也要尽量靠近发送端的位置,使源端的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保证阻抗的连续性,抑制从负载端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生再次反射。

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线路中串联了电阻,会影响信号的上升时间。并且另外由于电阻的分压,使得发送端输出减小。 

4.2 并联端接(接收端并联电阻)

aecd0523d536480ea151cbb68129402b.png

信号源端阻抗很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并联电阻使负载端输入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达到消除负载端反射的目的。 

a1e70b670fd14aec9a6eafde0fa05d01.png65b6380ec91c4de7bb00ac47fef31b63.png

从波形上分析,过冲基本被消除。上拉并联端接的波形低电平有很明显的上移,下拉并联端接的波形高电平有很明显的下移。不管是上拉并联端接还是下拉并联端接,信号波形的峰峰值都比使用源端端接时要小一些。

并联终端匹配优点是简单易行,显而易见的缺点是会带来直流功耗

常见应用:以高速信号应用较多。

4.3 AC并联端接

并联端接为消除直流功耗,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AC并联端接(AC终端匹配),要达到匹配要求,端接的电阻应该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相等。

dca1f1e0e88e42068ef9dec78f6ffd66.png

优缺点描述如下:
(1)优点
1、适用于多个负载
2、无直流功耗增加
(2)缺点
1、需要两个器件
2、增加了终端的容性负载,增加了RC电路造成的延时
3、对周期性的信号有效(如时钟),不适合于非周期信号(如数据)

为什么电路端接电阻能改善信号完整性? - 这人很有趣 - 博客园

4.4 戴维南端接

戴维南端接同终端匹配,如下图,要达到匹配要求,终端的电阻并联值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相等。

a34b1b3cb48549a184a1d9ec6ad76cbe.png

 

优缺点描述:
(1)优点
1、适用于多个负载
2、很适用于SSTL/HSTL电平上拉或下拉输出阻抗很好平衡的情况。
(2)缺点
1、直流功耗增加
2、需要两个器件
3、端接电阻上拉到电源或下拉到地,会使得低电平升高或高电平降低
4、电阻值较难选择,电阻值取值小会使低电平升高,高电平降低更加恶劣;电阻值取大有可能造成不能完全匹配,使反射增大,可以通过仿真来确定。

如有错误的地方,感谢指正。

### 芯片阻抗匹配受限的因素 #### 频率范围的影响 高频信号传输时,阻抗不匹配会导致反射和损耗增加。对于不同的频率范围,所需的阻抗匹配精度不同,在GHz级别的高速信号处理中,即使是微小的阻抗偏差也会显著影响信号质量[^1]。 #### 工艺制造公差 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水平决定了元件间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即使理论计算达到理想状态,但由于生产工艺上的差异,如金属化过孔的质量、基材介电常数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引入额外误差,进而影响最终的阻抗匹配效果[^4]。 #### 温度变化敏感度 温度波动会影响材料特性和物理尺寸,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组件来说更为明显。这可能导致工作状态下原本良好的阻抗匹配变得不再适用,特别是在极端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设备更需要注意这一点[^5]。 #### 成本考量下的设计方案简化 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可能会牺牲一定的电气性能,比如减少层数会使得实现精准阻抗控制更加困难;选用价格低廉但电气特性不如意的板材也可能间接造成阻抗失配问题。 ```python def impedance_matching_limitations(): limitations = [ "Frequency range impact on signal integrity",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affecting component consistency",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impacting material properties", "Cost reduction measures compromising design complexity" ] return "\n".join(limitations) print(impedance_matching_limitations())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