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
按最初的服务分工,计算机网络使用户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文件,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也能够向用户提供电话通信、视频通信以及传送视频节目的服务。
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切割报文、建构分组、存储转发、合并报文。
1-03 试从多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首先简述三种交换方式的特点(P17)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原点直达终点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下面从三方面比较其优缺点
内存
报文交换:需要较大存储缓存空间。
分组交换:报文中保存有首部,内存占用较大;简化存储管理。
时延
电路交换:实时性强,通信时延小,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较长。
报文交换:引起了转发时延,时延较长且不等(P16)。
分组交换:引起了转发时延。
线路分配
电路交换: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
报文交换:提供多目标服务,无需建立连接,动态分配线路,提高线路可靠性与利用率(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
分组交换:无需建立连接,线路利用率高。
数据传输
电路交换: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冲突,有序传输,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但是灵活性差(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报文交换: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只适用于数字信号。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
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中无冲突,减少出错率和重发数据量,存在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的问题。
***1-03总结不成功,深入理解后优化。
1-05 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大致分为几个阶段?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单网络->ARPANET。特点:美国国防部创建,采用TCP/IP协议,1990年关闭。
第二个阶段:三级结构互联网。特点:NSFNET建设,分为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企业网。
第三个阶段: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特点:ISP申请Ip地址,用户从ISP获取IP的使用权。ISP层次: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IXP:互联网交换点,快速转发分组,有效利用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