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
命令是 Linux/Unix 系统中用于将存储设备(如硬盘、分区、U盘、CD-ROM、网络文件系统等)上的文件系统挂载到现有目录树中的一个指定目录(称为挂载点)的命令。挂载后,用户就可以通过访问这个挂载点来访问设备上的文件和数据。
与之相对的命令是 umount
(或 unmount
),用于卸载(断开)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mount
命令的基本语法
mount [选项] [设备] [挂载点]
设备
: 要挂载的存储设备,通常表示为设备文件,例如:/dev/sda1
(第一个 SATA/SCSI 硬盘的第一个分区)/dev/nvme0n1p2
(第一个 NVMe 硬盘的第二个分区)/dev/cdrom
(CD-ROM 驱动器)- 对于网络文件系统(如 NFS),则是
服务器:导出路径
,例如server:/shared/data
。
挂载点
: 本地文件系统中的一个空目录。挂载后,该目录的内容将被设备上文件系统的内容所替代(原目录内容被隐藏,卸载后恢复)。选项
: 用于指定挂载行为,如文件系统类型、挂载选项等。
常用选项
-t filesystem_type
: 指定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常见的类型包括:ext4
,ext3
,ext2
(Linux 常用)xfs
,btrfs
ntfs
(Windows NTFS)vfat
,msdos
(FAT32, FAT16)iso9660
(CD-ROM)nfs
(网络文件系统)cifs
(SMB/CIFS, 用于 Windows 共享)- 通常
mount
可以自动检测类型,但有时需要手动指定(特别是非 Linux 原生文件系统或自动检测失败时)。
-o options
: 指定挂载选项,多个选项用逗号分隔。常见选项有:ro
: 只读挂载。rw
: 读写挂载(默认)。sync
: 同步 I/O 操作。async
: 异步 I/O 操作(默认,性能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