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作为一个职场人,我发现中年危机被极大的提前了。我经常会在知乎评论区看到不到30岁的应届毕业生就开始担心自己中年失业怎么办。美国研究也发现有55个国家的人都会在46岁的时候陷入人生状态的最低谷,而在中国这个年龄被提前了10年。所以我就想近距离的去观察一些职场中的中年人,就是看一看中年真的跟我们想象的一样可怕吗?中年危机我们有必要这么担心吗?
然后这次呢,我邀请到的是我的职场前辈韩旭老师。大家好,我叫韩旭,41岁啊82年生人,老家在河北,在北京待了十七八年的时间了。我自己是三本毕业,然后30岁之后呢在几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因为我自己还写了本书叫超级运营数。嗯,我知道,你那本书应该算是我们做运营的人入门必看的三大名著之一,呃,老黄的《运营之光》,还有张亮的《从0开始做运营》,再有一个就是你写的超级运营数。嗯,你会发现如果是你在夸一个第一名的时候,你就会只会提这个第一名的这个人,那你要挂这个前三名的话,你就必须把前两名都给带上。我特别好奇,就是当你在一个领域里边,就是比如说做到前三的时候,提到其他两位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很多事就是习惯就好啊,我因为跟他们两个都是朋友嘛,所以这倒也没啥说。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份。
OK,我明白了,旭哥觉得自己是第一名,哈哈哈哈。
话说做到这个中高层的这个状态,他的这个收入区间大概是什么样的?运营应该是比产品跟技术就是更便宜的一个岗位,可能三五百万年薪啊,还是挺高的。算上股票package,这个package里边包含什么?就是你月薪然后再加上你的这个股票。当然咱们说这股票,一定得是比较靠谱点股票吧,比如说我当时去美团的时候,我觉得他一定会上市,那美团给我发的股票就有用。比如我也在一些公司待过,他一定上不了市,就他给你发那玩意就是就是一张白纸。
而且这个收入这件事吧,我为什么聊收入感觉会被喷呢?你直接越高他那个数相当就越大,比如说我比你直接高比你岁数大,你月薪是1万我可能就是5万,嗯我是你的5倍。其实这个数很恐怖,你跟我的上级是格级吗?他一个人就相当于20个你或者30个你,对你就觉得他妈的凭啥。
就是我也很好奇,就是现在在看的小伙伴,你们有没有已经就是做到总监级别的,然后是在一个什么样类型的公司?就是比较好奇各位总监们的薪资。
哎,你刚毕业的时候做过什么?做销售啊,但是我很好奇就是05年算是三本,那个时候的本科是不是还算是挺值钱的?
比现在来说可能还行,但是不管怎么样你是三本啊,就整个的这种知识啊阅历啊,这卖圈都很都很少。我们那时候看到很多那个创业故事,大佬创业都是跟自己的宿舍同事,比如王兴王慧雯,很多这样的案例。而我学校就是我们那个宿舍里面的那些室友,一般就是上网,在这个网吧通宵打游戏打牌给大家,完全不在一个兴趣爱好的轨道里面。所以说你身边人脉圈啊信息啊起点都比人低。我觉得这个社会还是有些脱节的,距离越来越远,你不知道这个社会的竞争是怎么样的,你不知道线下流行的这个技术是怎么样的。只有我进入到社会以后所有的重新开始学这个,就是你怎么从三本毕业到最后成为一个大厂的总经。首先我从来没有过做过职业规划,因为我想不到那么远,所以我每次就是一年想第二年,我保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行了。
最初的时候是在做个人站长。我们就叫做自己创业吧,后来我发现我的这个实力特别渺小,就觉得想去加入一个团队或者是加入一个公司。后来我就去了一家创业公司,然后做了两年的时间。当时那公司四个人做到40个人,基本上运营啊市场后来都是我在管,然后就积累了一些经验。那时候你多大?28岁吗?后来他给我3,000块钱,然后我就特别开心。那段时间是我在职场当中从来不需要闹钟去叫我起床的,那段时间真的是被梦想叫醒。
为什么那个时候你那么开心?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你就单打独斗,那种孤独感就那种无力感。我们去大的公司咱也进不去,那么有这么一个创业团队,做感兴趣的事哦,还有一堆人陪着你。对后来就是到下一段,就从这个公司到了大厂。当时就有特别强烈的欲望就是想了解一下大厂是怎么工作的。我将其称之为罗马情节。什么意思呢,大厂就相当于是罗马吗?没有去到罗马的人,他们都会一直梦想着说罗马什么样子,但去了之后可能会发现罗马也就那样。哈哈哈对那你得是去过才行对吧。那当时我30岁,去了百度是第一家的那个大厂。
为啥你从一个很小的公司去百度?然后光就能去?我写东西写微博,我离职的时候很多人帮我转那个微博,那个时候微博很火比现在火多了,那个时候不是一个特别媒体或者特别明星的场合,就是很多人这些人士都在用。主要是有其他的老板愿意转,我说大家这这边有个好的运营人才,大家来抢啊。这种描述可能很多人就看见了,他就会私信我,当时就有20多家公司啊,聊了一圈我发现就是百度还更合适,所以当时就去了。
但一旦你进去了以后,其实呢,你会被贴上一个大厂的标签。以后你可能会去其他大厂或者你会去创业公司。这个标签比如说百度的钱或者运营经理,就已经贴在你身上了。对于以前的事情,大家可以无视。对于个人站长来说,这些事情不重要,也没人会看这些东西。我觉得去大厂最好的一件事是,极大的降低了我在社交上的解释成本。就是,一说啊自解的,或者说一说啊腾讯的懂吗?啊,你是人才啊。是就是,我觉得这是最方便的事情。它就是人在职场上的标签,所以有些年轻人就想去大厂,我就特别能理解。他至少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一笔。所以,我觉得大厂和小厂都挺好。小厂可以锻炼能力,大厂可以提升个人品牌。像你们现在这种,尤其是在一家比较大的公司里边,就是做到总监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个岗位主要是干什么的?满大街都是总监吗?我觉得总监其实是有一点尴尬的,一个位置吧。在我那个定义里边,高管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副总裁,可能一个大公司比如说几万人的公司,他的VP也没有多少。总监正好是在基层员工和高管之间,我觉得他就是一个中高管嘛。对于一线的业务,你必须要努力去深入,要不然你就不懂。对于上级的意见,要努力地去获取和汇报,否则你可能拿不到资源,老板不认可你的话你这个业务就没了。所以他正好是处于一个压力非常集中的一个阶段,很累很辛苦。我上次和朋友喝咖啡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觉得职场其实是一个监狱,因为职场对于员工是有要求的,所有对于人的要求其实都是对人的捆绑,都是对人的评价。我们在这个职场里面都有职级,这个职级就是公司给我们的标记。我认为他是监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说Dora,他能力好不好,他是不是一个好的员工,他甚至是一个好人,如果他在我的团队里,我就有资格或者是我有话语权去对他做评判。在职场里是公平的,但是你跳到一个社会视角来看他,不公平。为什么含蓄可以评判?为什么有这个资格和有能力去评判?这个让我觉得他其实是反人性,而且是公司指派了你来评价我,但我可能并不认同你,但我依然要被你评价。只要我在公司这个机制下,我们的上下级关系就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选择放弃或者是接受。我可以试想一下,我见过的包括我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无非就是说你在这里,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这个能力的发挥,或者是你的上级对你不认可,或者是你在这个社交圈子里面觉得极度的不适应。所有这些不开心都源于公司对于你的评判。其实评判人的标准有很多,你讲的这个我特别的有共鸣。我们为什么说人是目的,然后人就是价值本身,就是因为只要你的标准足够多远,你把它放在足够多的场景下,你绝对是能够找到某一个地方它是能大放异彩的。如果你是一只山羊,你永远都没有办法像鲸鱼一样去会游泳,但是你每天还在痛苦的去训练,然后最后可能就是你溺死。就算你会游泳,你也永远是一个会游泳的山羊而已,你永远比不上那些本来就是鱼的人。这个就是痛苦的地方,我们会被职场PUA,是因为对于这个员工来说,他的眼里只有上级的标准。你为什么要一味的只看你的上级的标准呢?他只不过是你的上级,他只不过是你人生当中的很短的一个过客而已。对想明白这件事以后,你就不会特别在意说他对于你的负面的评价。其实你要给自己松绑要解脱,不能被这种标准禁锢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点。那我想问就是,旭哥你会觉得你现在有中年危机吗?我觉得有,但是不是特别严重。中年危机它是各方面因素的一种组合,人到中年他的体力不如以前了,以前就熬夜,你知道那种创业的时候,什么晚上几点睡,第二天照样这个七八点起床,然后一天精神没有影响。所以可能对于体力来说是一个挑战。我说个细节,就是我在20多岁的时候我可以睡懒觉,周末的时候睡到12点。我在30多岁的时候,我再也睡不了懒觉了,早醒是变老的标志吗?我觉得觉少不能再睡到12点,但是你清醒的时间,你的体力强度也没有以前大。从家庭层面来说,你肯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你得养家糊口。从事业上来说,必须得接受一种状态,就是你已经到中年了,但是你在创业的时候或者是你在某个领域,你还要从零开始,那这个对于中年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能看到很多年轻人都比自己强很多。放眼看自己未来的20年,可能也不会变得再好。他其实是一个很丧的一个视角,因为他能力也就到这了。这件事源于因为你人到中年,在职场十几年了,其实你对于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