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园区网络基本概念
园区网络是限定区域内,连接人与物的局域网络;园区网络通常只有一个管理主体;如果有多个管理主体,通常被认为为多个园区网络。
园区网典型架构
园区网络典型层次和区域:
- 核心层:是园区网骨干,是园区数据交换的核心,联接园区网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园区出口等。
- 汇聚层:处于园区网的中间层次,完成数据汇聚或交换的功能,可以提供一些关键的网络基本功能,如路由、QoS、安全等。
- 接入层:为终端用户提供园区网接入服务,是园区网的边界。
- 出口区:园区内部网络到外部网络的边界,用于实现内部用户接入到公网,外部用户接入到内部网络。一般会在此区域中部署大量的网络安全设备来抵御外部网络的攻击,如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入侵防御系统)、Anti-DDoS设备、Firewall(防火墙)等。
- 数据中心区:部署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区域,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数据和应用服务。
- 网络管理区:部署网络管理系统的区域,包括SDN控制器,无线控制器,eLOG (日志服务器)等,管理监控整个园区网络。
小型园区网典型架构
- 小型园区网络应用于接入用户数量较少的场景,一般支持几个至几十个用户。网络覆盖范围也仅限于一个地点,网络不分层次结构。网络建设的目的常常就是为了满足内部资源互访。
- 小型园区网络特点:
- 用户数量较少
- 仅单个地点
- 网络无层次性
- 网络需求简单
中型园区网典型架构
-
中型园区网络能够支撑几百至上千用户的接入。
-
中型网络引入了按功能进行分区的理念,也就是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但功能模块相对较少。一般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灵活分区。
-
中型园区网络特点:
- 规模中等
- 使用场合最多
- 功能分区
- —般采用三层网络结构:核心、汇聚、接入
大型园区网典型架构
-
大型园区网络可能是覆盖多幢建筑的网络,也可能是通过WAN连接一个城市内的多个园区的网络。一般会提供接入服务,允许出差员工通过VPN等技术接入公司内部网络。
-
大型园区网络特点:
- 覆盖范围广
- 用户数量多
- 网络需求复杂
- 功能模块全
- 网络层次丰富
园区网络主要协议/技术
22.2 典型园区网络建设流程
22.2.1 网络需求
某公司(规模为200人左右)因业务发展需要,准备搭建一张全新的园区网络,对网络需求如下:
- 能够满足公司当前的业务需求
- 网络拓扑简单,维护方便
- 提供有线接入供员工办公使用,提供WiFi服务供访客使用
- 做到简单的网络流量管理
- 保证一定的安全性
22.2.2 园区网络项目生命周期
22.2.3 小型园区网络设计
-
组网方案设计
综合考虑预算、业务需求等因素之后,物理拓扑如下图所示:
- 整个网络采用三层架构
- 接入层接入交换机采用S3700,为员工PC以及打印机等终端提供百兆网络接入。
- 汇聚层采用S5700设备,作为二层网络的网关。
- 核心&出口采用AR2240设备,作为整个园区网络的出口。
- 整个网络采用三层架构
-
网络设计
-
基础业务设计-VLAN
-
VLAN设计
VLAN编号建议连续分配,以保证VLAN资源合理利用。
VLAN划分需要区分业务VLAN、管理VLAN和互联VLAN。
最常用的划分方式是基于接口的方式。
-
VLAN规划
预留二层设备的管理VLAN。
根据人员结构划分,分为访客VLAN,研发部VLAN,市场部VLAN,行政部VLAN。
考虑到三层交换机需要通过VLANIF与路由连通,所以需要预留互联VLAN。
AP与AC之间建立CAPWAP隧道所需要的VLAN。
-
-
基础业务设计-IP地址
-
IP地址设计
-
IP地址规划
综合考虑接入客户端个数并预留足够的IP地址,为每类业务规划网段及网关地址。
为管理IP划分网段。
为互联IP划分网段。
-
IP地址分配方式设计
-
IP地址分配方式规划
出口网关采用PPPoE方式获取IP地址。
所有终端采用DHCP方式获取IP地址,服务器及打印机分配固定的IP地址。
所有网络设备上的IP地址采用手工静态方式配置(AP除外)。
-
-
基础业务设计-路由设计
园区内部的路由设计:
- 同—网段内:通过DHCP分配lP地址后默认会生成一条缺省路由,以Agg-S1作为三层网关。
- 不同网段之间:由于当前拓扑较为简单,通过在所有需要转发三层数据的设备上部署静态路由即可满足需求,无需部署复杂的路由协议。
园区出口的路由设计:配置静态默认路由。
-
WLAN设计
-
WLAN组网与转发方式设计
-
WLAN数据规划
-
-
可靠性设计
端口级别的可靠性:为了增加接入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之间的可靠性,同时为了增加链路带宽,采用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
设备级别的可靠性:可以采用iStack或者CSS技术,本组网不涉及。
-
二层环路避免
当前网段并没有引入冗余链路,为防止办公人员误操作造成的二层网络环路呢,可在二层网络采用生成树技术,防止环路产生。同时建议手工配置Agg-S1为根桥。
-
出口NAT设计
-
-
安全设计
-
运维管理设计
22.2.4 配置方案
-
网络设备之间物理线路连接,配置链路聚合,同时添加接口描述,详细内容如下:
-
基础业务-VLAN配置,采用基于端口的划分方式,详细内容如下:
-
基础业务-IP地址配置,终端与AP采用DHCP方式,设备采用静态配置,详细内容如下:
-
基础业务-IP地址分配方式配置,关于DHCP的详细内容如下:
-
基础业务-路由配置,由于网络规模较小且网元数量较少,采用静态路由方式,详细内容如下:
-
网络管理配置,采用Telnet远程管理,认证方式为AAA,详细内容如下:
-
网络出口配置
-
WLAN配置
-
安全相关配置,详细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