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通信中发送链路的 IP 和 UDP 校验和计算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FPGA中构建MAC层和UDP包,实现数据包从板卡到主机的传输,并探讨了千兆以太网心跳包的产生流程。重点在于IP和UDP的校验和计算,包括IP_checksum和UDP_checksum的硬件计算模块设计,以及在数据包中填充校验和的策略。通过Verilog代码展示了具体实现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设计任务:

使用 FPGA 来构建 MAC 层和 UDP 组包,完成从板卡到主机的数据包传递链路。

项目目的:

通过学习以太网的 UDP 帧协议,完成包的构建和使用网络抓包工具抓包分析数据包是否正确。

千兆以太网心跳包的产生流程:

 第一:根据 Timer 定时器产生触发条件,触发产生心跳包,在一些系统中需要根据需求发送心跳包。

第二:根据以太网协议把 UDP 的基本帧结构构建出来。

第三:UDP 包包含两个校验和需要计算,我们这里是使用硬件进行校验和计算,也就是用 FPGA 逻辑电路搭建一个校验和计算模块。

第四:在帧的尾部添加 4 个字节的 CRC 校验字段,完成整个帧的设计。

第五:通过 ODDR 模块完成 8 比特到 4 比特的转换操作。

校验和填充模块:

把在 gen_frame_ctrl 中组成的基本的成帧数据传输给 checksum_ctrl 模块,在该模块中对 IP_checksum 和 UDP_checksum 进行计算,并填充的千兆以太网成帧数据的对应位置,那么就组成了没有 CRC 校验的千兆以太网 UDP 协议包,将 checksum 模块组成的有 CRC 校验的千兆以太网 UDP 协议包传输到 crc_ctrl 模 块。通过上一节我们已经可以将基本的千兆以太网数据进行组包,但我们在对对应 ip_check_sum 和 udp_check_sum 的位置填充的 00,而在实际过程中 ip_check_sum和udp_check_sum是对ip头部数据和udp包进行校验的一种方式, 通常情况下不会为零的,他们是经过一定的计算计算出来之后填充到协议对应位置用于 PC 机接收校验数据是否正确。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分析 ip_check_sum 和 udp_check_sum 的计算方式。

Ip_check_sum 计算方式:

如表 2 ,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千兆以太网协议组成。Ip_check_sum 计算就是把 IP 首部 20byte 按 2byte 即 16bit 分开分别相加后,得出来的相加结果如果大于 16’hffff,那么就将相加结果的超出 16’hffff 的部分与相加结果的低 16 位相加,直到最终结果小于 16’hffff 为止。最后把最终小于 16’hffff 的结果取反作为 ip_checksum,即 ip_checksum 的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将之前填充在千兆 以太网协议中的 0 进行替换即可。

 比如说抓个 IP 数据包,取 IP 数据包 IP首部 20bytes,数据如下: 45 00 00 30 80 4c 40 00 80 06 b5 2e d3 43 11 7b cb 51 15 3d 下面我来计算一下校验和:

(1)将校验和字段置为 0:

将 b5 2e 置为 00 00,即变成: 45 00 00 30 80 4c 40 00 80 06 00 00 d3 43 11 7b cb 51 15 3d

(2)反码求和:

4500+0030+804c+4000+8006+0000+d343+117b+cb51+153d=34ace 将超过 16’hffff 的部分(3)与低 16 位(4ace)上,结果为:3+4ace=4ad1,因为 4ad1 小于 16’hffff,故作为 Ip_checksum 的反码。

(3)取反码特出最终 Ip_checksum:

将 4ad1 取反得:ip_checksum=b52e,即 b52e 就是本包数据最终的 ip_checksum,再将 b52e 填充到对应位置即可。

 通过以上叙述制出 Ip_checksum 的反码计算方式时序图,如图 1 所示。

 通过观察图 1,tx_gen_data 和 tx_data_en 是由上一个模块,即 gen_frame_ctrl 模块传输来的,通过拼接计算得出 20byte 的每两个 bytes 拼接想加的结果 IP_sum,将最终的结果 IP_sum 传输给 Ip_checksum,并判断 Ip_checksum 是否大于 16’hffff,若大于16’hffff,那么就 Ip_checksum 超出16’hffff 的部分与 Ip_checksum 的低16 位相加,直到最终结果小于16’hffff 为止。 该结果就是 Ip_checksum 的反码。

UDP_checksum 计算方式:

如表 1 ,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千兆以太网协议组成。UDP_checksum 计算方式和 ip_checksum 类似,但 UDP_checksum 计算稍微复杂一点,需要加入 IP 伪头部,UDP_checksum 计算方式是将 IP 伪头部、UDP 首部的 8 个 bytes 和数 据包部分按 2byte 即16bit 分开分别相加后,得出来的相加结果如果大于 16’hffff,那么就将相加结果的超出 16’hffff 的部分与相加结果的低 16 位相加,直到最终结果小于 16’hffff 为止。最后把最终小于16’hffff 的结果取反作为 UDP _checksum,即 UDP _checksum 的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将之前填充在千兆以太网协议中的 0 进行替换即可。UDP_checksum 的组成如表 3 所示。

 通过观察表 3,IP 伪头部包含了 IP 源地址,IP 目的地址,一个字节的 0, 协议号和 UDP_len ,在我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千兆以太网数据帧的发送接收实现方式。我需要结合提供的三个引用内容来组织回答。首先,我应该概述整个流程,然后分开发送接收部分详细讲解。 发送部分,根据引用1,RGMII接口IDDR原语的使用是关键。可能需要提到双沿采样转单沿采样的设计,以及发送前的包结构,比如7个0x551个0xd5作为前导码。引用3提到了CRC校模块ODDR的使用,发送链路中的各个模块如timer、gen_frame_ctrl、check_sum都需要涉及,特别是CRC的计算填充。 接收部分,可能需要解释数据接收的同步解析过程,但引用中更多是关于发送的细节,不过引用2提到了UDP收发状态机的实现,包括接口信号如eth_tx_eneth_tx_data,可能接收部分需要类似的接口状态机来处理数据包的接收。 还需要注意硬件原语的使用,比如IDDRODDR,这些在FPGA实现中很重要。数据帧的封装结构,包括前导码、MAC地址、类型字段、数据负载、CRC等部分,需要详细说明。 此外,用户可能对具体的实现步骤模块划分感兴趣,比如发送链路中的各个模块如何协作,CRC校如何集成到发送流程中。状态机的设计在发送接收过程中也是关键,如引用2中的状态机控制数据发送的各个阶段。 相关问题部分,应该围绕实现细节、硬件模块、协议字段、校机制以及性能优化来提问,帮助用户进一步深入理解。</think>千兆以太网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实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关键步骤: ### 一、数据发送实现 1. **帧结构封装** 以太网帧需包含前导码(7字节0x55+1字节0xD5)、MAC地址、类型字段、数据负载CRC校字段[^1]。发送前需通过$$ \text{Frame} = \text{Preamble} || \text{Destination MAC} || \cdots || \text{CRC} $$完成协议封装 2. **CRC校生成** 使用专用模块计算32位CRC校码,通过多项式$G(x)=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生成,校结果填充到帧尾部[^3] 3. **物理层接口处理** - 采用RGMII接口时需使用IDDR原语实现双沿采样转单沿 ```verilog IDDR #( .DDR_CLK_EDGE("SAME_EDGE") ) IDDR_inst ( .Q1(data_out[0]), .Q2(data_out[1]), .C(gmii_clk), .CE(1'b1), .D(gmii_rxd), .R(1'b0), .S(1'b0) ); ``` - 通过ODDR原语处理发送时钟同步[^3] 4. **状态机控制** 实现包含IDLE、SEND_PREAMBLE、SEND_HEADER、SEND_DATA、SEND_CRC等状态的状态机,通过eth_tx_en控制数据有效性[^2] ### 二、数据接收实现 1. **前导码检测** 通过移位寄存器检测连续7字节0x551字节0xD5,建立帧同步 2. **CRC校证** 接收端使用相同多项式实时计算CRC值,与帧尾校字段对比,误差检测概率达$1-2^{-32}$ 3. **数据重组** 根据以太网类型字段(如0x0800对应IP协议)将有效数据传递给上层协议栈 ### 三、关键硬件模块 | 模块 | 功能描述 | 实现要点 | |---------------|---------------------------------|-------------------------| | CRC校模块 | 生成/证帧校序列 | 多项式查表法实现 | | 时钟域转换模块 | 处理125MHz GMII时钟与系统时钟同步 | 异步FIFO或双时钟BRAM | | 协议解析模块 | 提取MAC地址/IP数据包 | 状态机控制字段解析顺序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