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状态标识
1.1 技术状态项
1.1.1 产品分解结构
选择技术状态项首先需要进行产品分解结构,技术状态项的选择是在产品分解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分解结构过程如下
用户的需求转换成功能要求–>将功能进行分解建立功能树–>将功能转换为产品要求–>项目分解结构–>选择技术状态项。
从装备逐级往下分解产品结构,从订购方(初始级订购方一般为军方)–>总承制方(总体单位)–>分承制方(二级配套)–>三级配套单位······元器件、原材料末端承制单位。
(1)订购方
产品结构分解依据:立项论证结果(初步技术方案)。
产品结构分解的输出:产品清单(研发、非研发产品)及任务边界、工作项目表。产品结构分解输出的接收方–决策机关–批复下发。产品结构分解输出批复的后续活动–选择总承包合同、分承包合同,单项承包合同,确定合同数据包(招标书或合同谈判要求)–初步选择的技术状态项。
(2)总(主)承制方
产品结构分解依据:订购方(军方)的工作结构分解结果+签订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