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有红色,红色为正确答案 ;若无,蓝(绿)色为正确答案)
-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一、章节习题
1、引入缓冲的主要目的______
A 改善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情况
B 节省内存
C 提高CPU的利用率
D 提高I/O设备的效率
2、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_____。
A 并行技术 B 通道技术 C 缓冲技术 D 虚存技术
3、设备管理程序对设备的管理是借助一些数据结构来进行的,下面的____不属于设备管理数据结构
A JCB B DCT C COCT D CHCT
4、将系统中的每一台设备按某种原则进行统一的编号,这些编号作为区分硬件和识别设备的代号,该编号称为设备的_____
A 绝对号 B 相对号 C 类型号 D 符号名解释:设备的绝对号,是硬件区分和识别设备的代号,为每台设备分配的一个唯一的号码;
用户在编写程序时,不能通过设备的绝对号来使用设备,用户只需向系统说明所要使用的设备类型,如打印机,还是显示器。为此,操作系统为每类设备规定了一个编号,称设备的类型号。如在UNIX系统中,类型号被称为主设备号。该系统中所有块设备的设备名由两部分构成: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前者表示设备类型,后者表示同类设备中的相对序号。
5、I/O系统有三种常用方式来与主机交换数据,它们是程序轮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其中DMA方式主要由硬件来实现,此时高速外设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______。
A.不通过CPU的控制,不利用系统总线 B.不通过CPU的控制,利用系统总线
C.通过CPU的控制,不利用系统总线 D.通过CPU的控制,利用系统总线
6、按_____分类可将设备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A.从属关系 B.操作特性 C.共享属性 D.信息交换单位
7、通道是一种________。
A. I/O端口 B.数据通道 C. I/O专用处理器 D.软件工具
8、设从磁盘将一块数据传送到缓冲区所用的时间为80μs,将缓冲区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区所用的时间为40μs,CPU处理数据所用的时间为30μs,则处理该数据,采用单缓冲区传送某磁盘数据,系统所用时间为_____
A.120μs B.110μs C. 150μs D. 70μs
9、如果I/O所花费的时间比CPU处理时间短得多,则缓冲区________。
A.最有效 B.几乎无效 C.均衡 D.都不是
10、访问磁盘的时间不包括_________。
A.寻道时间 B.CPU调度时间 C. 读写时间 D.旋转延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