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电子技术
莫余
无论如何,都要去试一试,哪怕不能证明我可以!
展开
-
功率因数的提高
功率因数cos φ :对电源利用程度的衡量。φ的意义: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阻抗的辐角当cosφ<1时,电路中发生能量互换,出现无功功率当Q= UI sin φ ,引起两个问题:功率因数的提高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必须保证原负载的工作状态不变。即:加至原负载上的电压和负载的有功功率不变。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在感性负载两端并电容并联电容C后,(1)电路的总电流1↓,电路总功率因数cos φ↑(2)原感性支路的工作状态不变:感性支路的功率因数cos φ不变感性支路的电流I1不变(3)原创 2020-05-24 21:10:06 · 4457 阅读 · 0 评论 -
串联谐振
谐振条件谐振频率电路发生谐振的方法:电源频率 f 一定,调参数L、C使f0=f ;电路参数 L、C 一定,调电源频率f,使f=f0谐振特征阻抗最小电流最大同相电路呈电阻性,能量全部被电阻消耗。Qr, Qc和相互补偿。即电源与电路之间不发生能量互换。电压关系谐振曲线串联电路的阻抗频率特性阻抗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电流频率特性电流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电路具有选择最接近谐振频率附近的电流的能力——称为选择性。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选择性越好,原创 2020-05-24 20:36:27 · 1188 阅读 · 0 评论 -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电阻元件描述消耗电能的性质。根据欧姆定律: U= IR电感元件描述线圈通有电流时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性质。自感电动势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或符合右手螺旋定则电感元件储能电感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储存在线圈中。电容元件描述电容两端加电源后,在介质中建立起电场,并储存电场能量的性质。当电压u变化时,在电路中产生电流:u、i参考方向不同时,项前加一负号电容元件储能电容将电能转换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中。...原创 2020-05-24 16:11:00 · 620 阅读 · 0 评论 -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功率关系瞬时功率p :瞬时电压与瞬时电流的乘积平均功率(有功功率)P: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感有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功率关系瞬时功率纯电感不消耗能量,只和电源进行能量交换(能量的吞吐)。电感L是储能元件。平均功率P=0无功功率用以衡量电感电路中能量交换的规模。用瞬时功率达到的最大值表征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隔直流通交流功率关系瞬时功率原创 2020-05-24 17:31:38 · 1752 阅读 · 0 评论 -
正弦量的向量表示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实质:用复数表示正弦量复数表示形式设A为复数;代数式三角式指数式极坐标式复数的模即为正弦量的幅值(或有效值)复数的辐角即为正弦量的初相角注意:相量只是表示正弦量,而不等于正弦量,两者只有对应关系。正弦量是时间的函数,而相量仅仅是表示正弦量的复数,两 者不能划等号!只有正弦周期量才能用相量表示,非正弦量不能用相量表示。因此,只有表示正弦量的复数才能称之为相量。相量的两种表示形式注意: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原创 2020-05-24 16:48:28 · 13469 阅读 · 1 评论 -
正弦电压与电流
交流电: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动势、电压、电流统称为交流电。正弦交流电: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正弦量的三要素:幅值角频率初相角频率与周期幅值与有效值交流电压、电流表测量数据为有效值交流设备名牌标注的电压、电流均为有效值各种电设备的绝缘水平——耐压值是指电压的最大值。初相位和相位差电压超前电流φ,或称电流滞后电压φ角。注意:两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为常数,与计时的选择起点无关。不同频率的正弦量比较无意义。(同频率、同函数、同符号)原创 2020-05-24 15:43:27 · 1660 阅读 · 0 评论 -
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叠加定理线性电路的任一条支路的电流,等于电路中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电源置零) ,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使用时注意事项: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定理计算,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定理计算。不作用电源的处理:E=0,即将E短路; I=0,即将I开路。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戴维宁定理(应用于负载变化、桥型电路)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任何一个线性有源原创 2020-05-24 10:41:37 · 10374 阅读 · 0 评论 -
网孔电流法
等效例题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 KCL、 KVL )列方程组求解。n-1个KCL方程网孔个KVL 方程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但是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要的方程的个数较多,求解不方便。方程组的个数=网孔的个数自电阻* 配角电流 - 互电阻*主角电流==电源产生的沿网孔方向的压升之和...原创 2020-05-23 22:27:18 · 7081 阅读 · 0 评论 -
结点电压法
结点电压的概念任选电路中某一结点为零电位参考点(用 ⊥表示),其它各结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多, 结点数较少的电路。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从结点指向参考结点。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求出结点电压+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或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或电压。弥尔曼定理上式仅适用于两个结点的电路。分母是各支路电导之和,恒为正值;分子中各项可为正,也可为负。当电动势E与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时取正号,相同时则取负号,而与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原创 2020-05-23 21:58:39 · 14697 阅读 · 0 评论 -
电路的工作状态
电源有载工作电压、电流关系功率与功率平衡电源输出的功率由负载决定。负载大小的概念: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电流和功率增加(电压一-定)。电源开路I=0P=0U=E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的特征: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开路处的电压U视电路情况而定,等于电动势。电源短路I=E/R0U=0P=0Pe=IIR0没有电压就没有功率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短路处的电流I视电路情况而定。...原创 2020-05-23 21:31:49 · 565 阅读 · 0 评论 -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网孔:内部不含指路的回路三支路、两节点、三回路、两网孔的电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KCL可以推广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任- -假设的闭合面。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选循行方向在任一瞬间,从回路中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则在这个方向上电位升之和等于电位降之和。项前符号的确定:若E、I参考方向与回路循行方向相同时取正号,相反时则取负号。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项前符号的确定:如果规定电位原创 2020-05-23 21:02:43 · 4555 阅读 · 0 评论 -
等效电路分析法
电压源模型理想电压源(U=E)内阻R0= 0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对直流电压,有U=E。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电压恒定,电流随负载变化。电流源模型理想电流源(I=Is)内阻R=∞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Is恒流源两端的电压U由外电路决定电流恒定,电压随负载变化。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 等价于 一个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改变电路结构时,电阻值不变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对电源模型内部则是不等效的。等效变换时,原创 2020-05-23 19:32:07 · 6628 阅读 · 1 评论 -
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电位:电路中某点至参考点的电压,记为“Vx”。通常设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电位的计算步骤:任选电路中某一点为参考点,设其电位为零;标出各电流参考方向并计算;计算各点至参考点间的电压即为各点的电位。选用不同的参考点,各点电位的数值不同,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变化。...原创 2020-05-23 17:52:16 · 7704 阅读 · 0 评论 -
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判别方法根据U、I的实际方向判别电源: U、I实际方向相反,即电流从"+” 端流出。( 发出功率)负载: U、I实际方向相同,即电流从"-”端流出。( 吸收功率)根据U、I的参考方向判别U、I参考方向相同,P= UI> 0,负载; P= UI<0 ,电源。U、I参考方向不同,P= UI< 0,负载; P= UI>0 ,电源。一般我们取关联方向。平衡条件:吸收功率=发出功率...原创 2020-05-23 17:17:03 · 14176 阅读 · 1 评论 -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电流的实际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电压的实际方向:由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电动势的实际方向: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参考方向 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注意:在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或电压)值才有正负之分。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欧姆定律表达式中有两套正原创 2020-05-23 16:18:29 · 11914 阅读 · 0 评论 -
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的作用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信号的传递与处理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的设备。它把其它形态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负载: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态的能量。中间环节:传输和分配电能及信号的作用。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原创 2020-05-23 15:56:22 · 36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