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学习

基础

  • MySQL服务启动
    1. 手动。
    2. cmd–> services.msc 打开服务的窗口
    3. 使用管理员打开cmd
    * net start mysql : 启动mysql的服务
    * net stop mysql:关闭mysql服务
  • MySQL登录
    1. mysql -uroot -p密码
    2. mysql -hip -uroot -p连接目标的密码
    3. mysql --host=ip --user=root --password=连接目标的密码
  • 3 种注释
    * 单行注释: – 注释内容 或 # 注释内容(mysql 特有)
    * 多行注释: /* 注释 */
  •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 备份: mysqldump -u用户名 -p密码 数据库名称 > 保存的路径
    • 还原:
      1. 登录数据库
      2. 创建数据库
      3. 使用数据库
      4. 执行文件。source 文件路径

mysql数据的基本类型

参考学习:
https://blog.youkuaiyun.com/superit401/article/details/51547552

数据库的CRUD

  1. C(Create):创建
  2. R(Retrieve):查询
  3. U(Update):修改
  4. D(Delete):删除
  •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name>; 创建名称为name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name>; 创建数据库,判断不存在,再创建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db1 character set gbk; 创建数据库db1,并指定字符集

  • 查询
    show databases; // 查询所有数据库的名称
    show create database <name>; – 查询某个数据库的字符集:查询某个数据库的创建语句

  • 修改
    alter database <mysql_name>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称; – 修改数据库的字符集

  • 删除
    drop database <name>;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name>; 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存在再删除

  • 使用数据库
    select database(); 查询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库名称
    use <name>; 使用数据库

操作表

  • 创建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name varchar(32),
    -> age int,
    -> score double(4,1),
    -> birthday date,
    -> insert_time timestamp
    );
  • 复制表
    create table stu_new like student; // 复制student表结构到新表stu_new
    create table stu_new select * from stu; – 复制student表结构和数据到新表stu_new
  • 删除表
    drop table <name>;
    drop table if exists <name>;
  • 修改表
  1.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to 新的表名;
  2. 修改表的字符集
    alter table 表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称;
  3. 添加一列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 数据类型;
  4. 修改列名称 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列名 新列名 新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新数据类型;
  5. 删除列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
  • 查询表
    show tables; // 查询某个数据库中所有的表名称
    desc 表名; // 查询表结构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 查询表的创建语句

DML:操作表中的数据

  1. 添加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列名2,…列名n) values(值1,值2,…值n);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值n);
  2. 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注:如果不加条件,则删除表中所有记录。
    2.2 如果要删除所有记录
    delete from 表名; – 不推荐使用。有多少条记录就会执行多少次删除操作
    truncate table 表名; – 推荐使用,效率更高 先删除表,然后再创建一张一样的表。
  3. 修改数据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1=值1,列名2=值2 where 条件;
    注:如果不加任何条件,则会将表中所有记录全部修改。

DQL:查询表中的记录

select * from 表名;

  1. 语法: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列表
    where 条件列表
    group by 分组字段
    having 分组之后的条件
    order by 排序
    limit 分页限定
  2. 基础查询
    1. 多个字段的查询
      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2… from 表名;
    2. 去除重复:
      * select distinct address from stu;
    3. ifnull(表达式1,表达式2):null参与的运算,计算结果都为null
      * 表达式1:哪个字段需要判断是否为null
      * 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1字段为null后的替换值。
    4. 起别名:
      as:as也可以省略
  3. 运算符,条件查询
比较运算符说明
>、<、<=、>=、=、<><>在 SQL 中表示不等于,在 mysql 中也可以使用!=,mysql中没有==
BETWEEN…AND在一个范围之内,如:between 100 and 200 相当于条件在 100 到 200 之间,包头又包尾
IN(集合)集合表示多个值,使用逗号分隔
LIKE‘张%’ 模糊查询 姓名中包含’张’,‘张_’ 姓名为两个字 _匹配一个字符
IS NULL查询某一列为 NULL 的值,注:不能写=NULL
  • 具体操作:
    – 查询math分数大于80分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3 where math>80;
    – 查询english分数小于或等于80分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3 where english <=80;
    – 查询age等于20岁的学
    select * from student3 where age = 20;
    – 查询age不等于20岁的学生,注:不等于有两种写法
    select * from student3 where age <> 20;
    select * from student3 where age != 20;
逻辑运算符说明
and 或 &&与,SQL 中建议使用前者,后者并不通用。
or 或 ||
not 或 !
  1. 排序查询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math; -- 默认升序 asc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math DESC; -- 降序
-- 如果由多个排序条件,当前边的条件值一样时,才会判断第二条件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math,english;  
  1. 聚合函数:将一列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纵向的计算。
  1. count:计算个数
    1.1. 一般选择非空的列:主键
    1.2. count(*)
  2. max:计算最大值
  3. min:计算最小值
  4. sum:计算和
  5. avg:计算平均值
  1. 分组查询
    group by 分组字段;
-- 1.按照性别分组。分别查询男、女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SELECT sex , AVG(math) FROM student GROUP BY sex;
-- 2.按照性别分组。分别查询男、女同学的平均分,人数
SELECT sex , AVG(math),COUNT(id) FROM student GROUP BY sex;
-- 3.按照性别分组。分别查询男、女同学的平均分,人数 要求:分数低于70分的人,不参与分组
SELECT sex , AVG(math),COUNT(id) FROM student WHERE math > 70 GROUP BY sex;
-- 4.按照性别分组。分别查询男、女同学的平均分,人数 要求:分数低于70分的人,不参与分组,分组之后。人数要大于2个人
SELECT sex , AVG(math),COUNT(id) FROM student WHERE math > 70 GROUP BY sex HAVING COUNT(id) > 2;

where 和 having 的区别?

  1. where 在分组之前进行限定,如果不满足条件,则不参与分组。having在分组之后进行限定,如果不满足结果,则不会被查询出来
  2. where 后不可以跟聚合函数,having可以进行聚合函数的判断。
  1. 分页查询
SELECT * FROM student LIMIT 0,3; -- 第1页 从0索引查询3条记录
SELECT * FROM student LIMIT 3,3; -- 第2页
SELECT * FROM student LIMIT 6,3; -- 第3页

公式:开始的索引 = (当前的页码 - 1) * 每页显示的条数
:limit 是一个MySQL"方言"

约束

  • 概念: 对表中的数据进行限定,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 分类:
    1. 主键约束:primary key
    2. 非空约束:not null
    3. 唯一约束:unique
    4. 外键约束:foreign key
  • 非空约束:not null,值不能为null
-- 1. 创建表时添加约束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 name为非空
	);
-- 2. 创建表完后,添加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stu MODIFY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 3. 删除name的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stu MODIFY NAME VARCHAR(20);
  • 唯一约束:unique,值不能重复
-- 1. 创建表时,添加唯一约束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phone_number VARCHAR(20) UNIQUE -- 添加了唯一约束
);
-- 2. 删除唯一约束
	ALTER TABLE stu DROP INDEX phone_number;
-- 3. 在创建表后,添加唯一约束
	ALTER TABLE stu MODIFY phone_number VARCHAR(20) UNIQUE;

注意mysql中,唯一约束限定的列的值可以有多个null

  • 主键约束:primary key和自动增长auto_increment
  1. 注意:
    1. 含义:非空且唯一
    2. 一张表只能有一个字段为主键
    3. 主键就是表中记录的唯一标识
-- 1. 在创建表时,添加主键约束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primary key,-- 给id添加主键约束
		name varchar(20)
	);
-- 2. 删除主键
	ALTER TABLE stu DROP PRIMARY KEY;
-- 3. 创建完表后,添加主键
	ALTER TABLE stu MODIFY id INT PRIMARY KEY;
-- 4.1 自动增长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给id添加主键约束
		name varchar(20)
	);
-- 4.2. 删除自动增长
	ALTER TABLE stu MODIFY id INT;
-- 4.3. 添加自动增长
	ALTER TABLE stu MODIFY id INT AUTO_INCREMENT;
  • 外键约束:foreign key,让表与表产生关系,从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 1. 在创建表时,可以添加外键
	-- * 语法:
create table 表名(
	....
	外键列
	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 (外键列名称) references 主表名称(主表列名称)
);
-- 2. 删除外键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FOREIGN KEY 外键名称;

-- 3. 创建表之后,添加外键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 (外键字段名称) REFERENCES 主表名称(主表列名称);
-- 4. 级联操作:在修改和删除主表的主键时,同时更新或删除副表的外键值,称为级联操作 
	-- 1. 添加级联操作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 (外键字段名称) REFERENCES 主表名称(主表列名称)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 2. 分类:
		1. 级联更新:ON UPDATE CASCADE 
		2. 级联删除:ON DELETE CASCADE 

例:

-- 创建部门表(id,dep_name,dep_location) -- 一方,主表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dep_name VARCHAR(20),  
	dep_location VARCHAR(20) 
); 
-- 创建员工表(id,name,age,dep_id) -- 多方,从表 
CREATE TABLE employee(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age INT,
	dep_id INT,  -- 部门id,外键对应主表的主键 
	CONSTRAINT emp_dept FOREIGN KEY (dep_id) REFERENCES department(id)
);

存储过程

创建存储过程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del_data()
BEGIN
	DELETE FROM table WHERE created_on < DATE_SUB(CURDATE(),INTERVAL 3 DAY);
END//
DELIMITER ;

DELIMITER是分割符的意思,声明存储过程前将"//"声明为分隔符,这样存储过程中的“;”才不会被当作分隔符处理。声明结束后再还原分隔符。
存储过程也可以带参数,存储过程名(参数)
在声明存储过程前要先用use database_name切换到想要应用的数据库,否则存储过程会应用到默认数据库中

查看存储过程

select * from mysql.proc where db=’数据库名’;

使用存储过程

call del_data()

一次只能删除一个存储过程或函数,需 ALTER ROUTINE 权限

Drop procedure name;

event事件

参考学习:
https://www.cnblogs.com/lonecloud/p/11044182.html

查看事件开关有没有打开

show variables like ‘%event_scheduler%’;

开启事件调度器

SET GLOBAL event_scheduler = ON;

创建event事件

create event delete_log
on schedule every 10 second
do call clean_data();

说明:

  1. delete_log:事件名称
  2. clean_data(): 定义好的存储过程

###############################################################
注(有待验证):
SQL语句书写顺序select、form、where、group by、having、select、order by、limit SQL语句执行顺序from、where、group by、having、select、order by、limi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