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各种各样的服务
表示层:编码,解码,加密,解密
会话层:发现、建立、维持会话 特点是对数据进行隔离数据,防止干扰 虚拟连接(上三层)
传输层:(1)通过端口号区分不同的服务,定义数据传输特性
(2)数据隔离 实连接
端口号的取值范围1-65535
著名端口号(静态端口号):1-1023 特点是与流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和绑定关系
动态端口号:1024-65535 特点是端口与流量之间只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无绑定关系。
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 确认、重传 (排序、流控)没用
TCP 定义: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 :三次握手(SYN->SYN+ACK->ACK隐式确认) 四次断开
可靠: 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没用
流控机制:慢启动
UDP 定义: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用户数据包协议)
使用不可靠协议的三个条件(1)大数据(2)实时通信(同步性高)(3)对数据丢失不敏感
其余使用可靠传输协议
数据分段
最大段长度 MSS 1480字节
最大传输单元 MTU 1500字节
网络层:通过IP来进行逻辑寻址
数据链路层:LLC逻辑访问控制子层
为上层提供FCS校验
MAC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
物理层:定义电气电压,接口规范,光学特性
csma/cd 带侦听检测的载波多路访问技术
FIFO 先入先出
ARP 地址解析协议
MAC 物理地址
IP 逻辑地址
上三层数据层面,下四层控制层面
OSI七层参考模型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1-11 19:20:23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