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基础
一.交换基础回顾
FLASH:闪存,IOS操作系统,vlan.dat
加电-开机自检-读取ROM中引导程序-读取flash IOS-加载NVRAM中的startup-config和flash中VLAN.DAT文件
2.交换机是基于MAC地址表进行数据转发的(Mac地址表VLAN id port MAC地址)
同一交换机无法ping通:VLAN id不一致,交换机拒绝为其提供转发
3.交换机(二层设备)、网桥(二层设备)、集线器(一层设备)、路由器(三层设备) 区别
路由器:基于软件驱动
网桥:基于软件驱动,端口密度小,资源共享
交换机:基于硬件驱动,比软件驱动好,端口密度大,资源独立分开
几层设备的含义:能够解析到几层
4.传统二层交换机处理方式 :存储转发 贯穿转发 无分片
存储转发:接收二层数据帧,并进行校验,转发均是完整数据,但是效率低
贯穿转发:接收到数据帧,读取到目标MAC地址,直接基于目标MAC地址转发,转发数据不再确定完整性,也不学习(或产生)源MAC地址,效率高,需要手动配置MAC地址。
无分片:处于两者之间,交换机在转发数据帧时要读取64字节,不足64字节,要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测,多于64字节,只读取64字节,不进行校验。基于源MAC 学习,基于目标MAC转发。
5.网络三层架构: 接入层 汇聚层 核心层
接入层 :增加端口密度,将用户接入网络
汇聚层:policy 策略
核心层:高速转发
二.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1.基于源mac地址学习
2.基于目标mac地址转发
3.防止环路(基于生成树)
4.数据过滤
哪些数据需要洪泛:广播,组播,未知单播
扩展功能:
基于目标Mac地址过滤
ARP(二层封装包) : 正向 反向 无故 代理
AARP–正向ARP—通过对端的IP地址获取对端的MAC地址。
RARP–反向ARP—通过对端的MAC地址获取对端的IP地址。
无故ARP:自己请求自己目标IP地址,造成地址冲突,此时进行地址冲突检测。
代理ARP:网关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不能代理;不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