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open打开文件获取到相应的文件操作符fd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write函数向文件中写入内容。
首先还是通过man来查看write函数的相关介绍。在终端命令行输入“man 2 write”即可进入下方的页面,该页面中包含的信息详细的介绍了write函数的相关介绍。
首先注意到,使用write函数需要包含头文件#include <unistd.h>,再来看下write函数的函数原型: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调用该函数时,需要有三个参数,下面简单的介绍下这三个参数的含义。
fd:要操作的文件的文件描述符,通过open函数打开文件时获取。
buf:指定写入数据对应的缓冲区,可以将需要的写入的内容存放到buf中,再将其写入文件里。
count:指定写入的字节数,单位是字节。
返回值:如果写操作顺利完成,则会返回写入的字节数;如果返回值为0,则表示未向文件中写入任何字符;如果写入出错,则会返回-1。
在我们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判断write函数返回值是否等于我们指定写入的数量来判断write函数是否执行成功。
例如:
struct can_frame frame; //定义一个 can_frame 变量
int ret;
frame.can_id = 123; //如果为扩展帧,那么 frame.can_id = CAN_EFF_FLAG | 123;
frame.can_dlc = 3; //数据长度为 3
frame.data[0] = 0xA0; //数据内容为 0xA0
frame.data[1] = 0xB0; //数据内容为 0xB0
frame.data[2] = 0xC0; //数据内容为 0xC0
if((sizeof(frame) != write(sockfd, &frame, sizeof(frame))) //发送数据
{
perror(“write error\n”);
exit(-1);
}
不过有时调用write函数时,返回值可能会小于我们指定写入的值,这并不是写入出错了。比如在磁盘空间满了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这是大家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