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分析报告
解析的结果如下
private_upload/2023-08-08-09-04-44/cbs_process.ipynb.part-0.txt的分析如下
这是第1个代码块:
这是第2个代码块:
#!/usr/bin/env python3
# CBS区间
import SimpleITK as sitk
import json,os
import numpy as np
# from scipy.ndimage import binary_dilation
from tqdm import tqdm
import pandas as pd
这是第3个代码块:
def write_csv(file, file_path):
dataframe = pd.DataFrame({'PatientName':file[0], 'Pred_Secs':file[1], 'Pred_CBS_Score':file[2], 'Infomation':file[3]})
dataframe.to_csv(file_path, index=False, sep=',')
这是第4个代码块:
def read_txt(file_name):
data_list=[]
tmep=[]
with open(file_name,"r") as f:
file = f.readlines()
#print(file)
for line in file:
line=line.strip("\n")#去除末尾的换行符
dd=line.split()#拆分为两个元素,再对每个元素实行类型转换
temp=list(map(float,dd))
data_list.append(temp)
data=np.array(data_list)
return data
这是第5个代码块:
def get_mapping_data(case_output):
mapping_json_1_path = os.path.join(case_output, "naming_mapping_txt_brain.json")
mapping_json_2_path = os.path.join(case_output, "naming_mapping_txt.json")
mapping_1_data,mapping_2_data = {},{}
if os.path.exists(mapping_json_1_path):
with open(mapping_json_1_path) as json_file:
mapping_1_data = json.load(json_file)
if os.path.exists(mapping_json_2_path):
with open(mapping_json_2_path) as json_file:
mapping_2_data = json.load(json_file)
mapping_data = dict( mapping_1_data, **mapping_2_data )
return mapping_data
这是第6个代码块:
def get_CBS_score(case_output, re):
#遍历字典
re2 = {}
re2.update(re)
re_secs = []
CBS_score = [10, 10]
c5_u = ["C6", "C7"]
c5_d = ["C1","C2","C3","C4","C5"]
s_1 = ["M1U", "M1D", "A1"]
cbs_secs = ["C1","C2","C3","C4","C5","C6", "C7","M1U", "M1D", "A1","M1"]
# mapping_data = get_mapping_data(case_output)
mapping_json_path = os.path.join(case_output,"centerlines", "naming_mapping.json")
with open(mapping_json_path) as json_file:
mapping_1_data = json.load(json_file)
mapping_data = dict(mapping_1_data)
#---------------------------------------------
#判断是否有整支中心线未检出段,直接判闭塞
no_txt = []
# if 'L-MCA.txt' not in mapping_data.keys():
if 'L-MCA' not in mapping_data.keys():
re_secs.append("LM1_1")
re_secs.append("LM1_2")
re_secs.append("LM1U")
re_secs.append("LM1D")
no_txt.append('L-MCA')
# no_txt.append('L-MCA.txt')
# if 'R-MCA.txt' not in mapping_data.keys():
if 'R-MCA' not in mapping_data.keys():
re_secs.append("RM1_1")
re_secs.append("RM1_2")
re_secs.append("RM1U")
re_secs.append("RM1D")
no_txt.append('R-MCA')
# no_txt.append('R-MCA.txt')
# if 'L-ICA.txt' not in mapping_data.keys():
if 'L-ICA' not in mapping_data.keys():
re_secs = re_secs + ['L'+s for s in c5_d+c5_u]
no_txt.append('L-ICA')
# no_txt.append('L-ICA.txt')
# if 'R-ICA.txt' not in mapping_data.keys():
if 'R-ICA' not in mapping_data.keys():
re_secs = re_secs + ['R'+s for s in c5_d+c5_u]
no_txt.append('R-ICA')
private_upload/2023-08-08-09-04-44/cbs_process.ipynb.part-1.txt的分析如下
这是一个Jupyter Notebook文件。每个代码块都是用代码编写的,以下是对每个代码块的描述:
Block 1:
这是一个单行注释,将’R-ICA.txt’添加到no_txt列表中。
Block 2:
这是一个空行。
Block 3:
这是一个变量赋值语句,将0赋给变量value。
Block 4:
这是一个打印语句,打印’re:'和re变量的值。
Block 5:
这是一个for循环,用于遍历re字典的键值对。在循环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6: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如果满足条件,value的值将被更新。
Block 7:
这是一个if-else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8:
这是一个if-else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9:
这是一个if-else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0:
这是一个if-else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1:
这是一个for循环,用于遍历secs列表。在循环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2: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3: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4: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5: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6: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7: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8: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19: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Block 20:
这是一个条件语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操作。在if语句块内部有一些注释,但是没有显示具体的代码。
private_upload/2023-08-08-09-04-44/cbs_process.ipynb.part-2.txt的分析如下
这是一段Python代码,使用了一些if-else语句和循环。代码的功能是对一些变量进行判断和更新,以及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添加一些元素到列表中。根据代码的逻辑,我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代码的开头使用了一些条件判断和列表操作语句,其目的是将
orient+"M1_1"
和"M1_2"
添加到re_secs
列表中,并对变量CBS_score
进行更新。 - 使用了
else
关键字,表示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则执行后续代码。 - 接下来的代码段使用了一些条件判断和文件操作函数。根据文件路径的存在与否,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将
orient+"M1U"
或orient+"M1D"
添加到re_secs
列表中,并更新CBS_score
变量。 - 如果文件存在,代码会读取文件,并根据文件内容进行比较。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则将
orient+"M1U"
和orient+"M1D"
添加到re_secs
列表中,并更新re2
字典中的一个键值对。 - 接下来的代码段对另外两个文件进行了类似的处理。
- 使用了两个嵌套的循环,对两个变量进行迭代。根据特定的条件,将一个元素添加到
re_secs
列表中,并更新re2
字典中的一个键值对。
private_upload/2023-08-08-09-04-44/cbs_process.ipynb.part-3.txt的分析如下
这是一个Jupyter Notebook文件,下面是每个代码块的解释:
第一个代码块是将特定的条件追加到一个列表中,并更新一个字典。
第二个代码块是对列表去重,并对医生命名规则进行重命名。
第三个代码块是根据条件对列表中的元素进行重命名,并更新一个字典。
第四个代码块是返回重命名后的列表、更新后的分数和一个字典。
第七个代码块是一个函数,用于查找模型预测的结果。它检查diagnosis_result.json文件是否存在,并在不存在时返回相应的消息。
private_upload/2023-08-08-09-04-44/cbs_process.ipynb.part-4.txt的分析如下
第8个代码块定义了一个名为one_case_print
的函数,函数有三个参数case_id
、outdir
和th
。函数的作用是打印出指定case_id
及其预测结果。
函数首先会打印出一条包含case_id
的提示信息。
接着,函数会调用find_pred_result
函数来找到指定case_id
的预测结果,并传入th
作为参数。如果找不到相应的预测结果文件,则会打印出diagnosis_result_json Not exists!
。
然后,函数会检查find_pred_result
的返回值re
是否为空字典。如果是空字典,则表示没有检测到血栓,函数会打印出Model pred No thrombus, score is 10.
。
最后,函数会返回预测结果re
。如果re
不是空字典,则函数会打印出#Final Result:
。
private_upload/2023-08-08-09-04-44/cbs_process.ipynb.part-5.txt的分析如下
第9个代码块:
if name == ‘main’:
#debug一个案例
output_dir = ‘/data1/jupyterlab_cr/Guandw/changhai/result’
# case_name = “test”
# secs, score, re = one_case_print(case_id=case_name, outdir=output_dir ,th = 0.95)
# print(‘\n’)
# print(score)
root=‘’
cbs_df = pd.read_csv(‘/data1/jupyterlab_cr/Guandw/changhai/cbs_push_case.csv’)
case_nums = list(cbs_df[‘case_num’])
re = []
#对每个案例进行处理
for case_name in tqdm(case_nums):
#判断文件完整性
#centerlines/naming_mapping.json’
#json_file = os.path.join(output_dir,case_name,“diagnosis_result.json”)
json_file = os.path.join(output_dir,case_name,“centerlines”,“naming_mapping.json”)
if not (os.path.exists(json_file)):
with open(os.path.join(output_dir,“missing_files.txt”), “a”) as f:
f.write(case_name + “\n”)
continue
secs, score, info = one_case_print(case_id=case_name, outdir=output_dir)
print(“secs:”,secs, “cbs_score:”,score, “info:”,info)
re.append([case_name,secs,score,info])
re_df = pd.DataFrame({‘case_name’:np.array(re)[:,0], ‘secs’:np.array(re)[:,1], ‘score’:np.array(re)[:,2], ‘info’:np.array(re)[:,3]})
#write_csv(re_df, ‘/data1/jupyterlab_cr/Guandw/changhai’)
re_df.to_csv(‘/data1/jupyterlab_cr/Guandw/changhai/result.csv’, index=False)
第10个代码块:
#输出具体血管闭塞位置
re_df = pd.read_csv(‘/data1/jupyterlab_cr/Guandw/changhai/rjcase.csv’)
cbs_df = pd.read_csv(‘/data1/jupyterlab_cr/Guandw/changhai/result.csv’)
for case_name in re_df[‘case_num’]:
if not case_name in cbs_df[‘case_name’].values: continue
secs = cbs_df.loc[cbs_df[‘case_name’] == case_name, ‘secs’].values[0]
score = cbs_df.loc[cbs_df[‘case_name’] == case_name, ‘score’].values[0]
print(case_name)
print(secs)
print(score)
if secs.find(‘LICA1’) != -1:
re_df.loc[re_df[‘case_num’] == case_name, ‘LICA1’] = 1
if secs.find(‘LICA2’) != -1:
re_df.loc[re_df[‘case_num’] == case_name, ‘LICA2’] = 1
if secs.find(‘LM1p’) != -1:
re_df.loc[re_df[‘case_num’] == case_name, ‘LM1p’] = 1
if secs.find(‘LM1d’) != -1:
private_upload/2023-08-08-09-04-44/cbs_process.ipynb.part-6.txt的分析如下
这是一段代码,主要是用于根据条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更新。以下是每个代码块的功能解释:
代码块1:
re_df.loc[re_df['case_num'] == case_name, 'LM1d'] = 1
此代码块通过在re_df
数据框中找到case_num
列值等于case_name
的行,并将LM1d
列的值更新为1。
代码块2 ~ 代码块11:
if secs.find('LM2s') != -1:
re_df.loc[re_df['case_num'] == case_name, 'LM2s'] = 1
这些代码块的功能类似,根据不同的条件对不同的列进行更新操作。例如,代码块2通过检查secs
字符串中是否包含LM2s
来判断是否执行更新操作,并将re_df
数据框中满足条件的行的LM2s
列的值更新为1。
代码块12:
re_df.to_csv('/data1/jupyterlab_cr/Guandw/changhai/rjcase.csv', index=False)
此代码块将更新后的re_df
数据框保存为CSV文件,路径为/data1/jupyterlab_cr/Guandw/changhai/rjcase.csv
,并且不保存索引列。
请注意,以上是每个代码块的基本功能解释,具体的操作结果可能需要根据完整的代码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