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EXT2文件系统
1.1 硬盘组成与分区的复习
第一个扇区最重要,里面有硬盘主引导记录(Masterbootrecord, MBR)及分区表(partition table),其中MBR有446B,分区表有64B。
1.2 文件系统特性
磁盘分区完毕后需进行格式化,之后OS才能使用这个分区。因为每种OS所设置的文件属性/权限并不同,为了存放这些文件所需的数据,需进行将分区格式化,以被OS利用。
文件系统的运行与OS的文件数据有关,包括实际内容数据及属性。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的数据分别放在不同的块,权限与属性放置到inode中【同时记录对应的data block】,实际数据放置到data block。此外,还有一个super block会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与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等。
Linux使用的Ext2文件系统属于索引式文件系统,而U盘(闪存)采用的文件系统是FAT格式。FAT这种格式的文件系统并没有inode存在。
1.3 挂载点(mount point)的意义
每个文件系统有独立的inode、block、super block等信息。这个文件系统要能够链接到目录树才能被我们使用 【挂载】。挂载点一定是目录,该目录成为该文件系统的入口。
2 文件系统的简单操作
2.1 磁盘与目录的容量:df, du
命令行界面如何调用superblock与inode数据呢?
-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 du:常用语评估目录所占容量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
-a: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统;
-k:以KB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以MB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以人们较易阅读的GB、MB、KB等格式自行显示
2.2 连接文件:ln
-
hard link(硬连接)【限制多,用途受限】
hard link只是在某个目录下新建一条文件名连接到某inode号码的关联记录。 -
symbolic link (符号链接,即快捷方式)【限制少,使用广】
symbolic link就是再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而这个文件会让数据的读取指向它连接的那个文件的文件名。ln [-sf] 源文件 目标文件
-s:若无参数链接,则为硬链接。-s指的是符号链接
-f:若目标文件存在,则强制将目标文件删除后再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