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容器核心原理:深入理解Namespace、Cgroup与联合文件系统
作者:DogDog_Shuai
阅读时间:约20分钟
难度:中级
目录
1. 引言
要深入理解容器技术,就必须掌握其底层实现原理。本章将详细介绍Linux容器技术的三大核心组件:Namespace、Cgroup和联合文件系统,帮助读者建立对容器技术的深入理解。
2. Linux容器核心技术
2.1 容器技术本质
容器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进程隔离机制,它通过以下三个核心特性实现:
- 隔离性:通过Namespace实现
- 限制性:通过Cgroup实现
- 可移植性:通过联合文件系统实现
2.2 核心组件关系
3. Namespace详解
3.1 Namespace类型
Linux提供了多种Namespace类型:
# 查看当前进程的Namespace
ls -l /proc/$$/ns/
- PID Namespace:进程隔离
- NET Namespace:网络隔离
- IPC Namespace:进程间通信隔离
- UTS Namespace:主机名隔离
- MNT Namespace:挂载点隔离
- USER Namespace:用户隔离
3.2 Namespace示例
// 创建新的PID Namespace示例代码
#define _GNU_SOURCE
#include <sche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child_main(void* arg) {
printf("在子进程中的PID: %d\n", getpid());
execv("/bin/bash", NULL);
return 0;
}
int main() {
printf("在父进程中的PID: %d\n", getpid());
void* child_stack = malloc(1024 * 1024);
clone(child_main, child_stack + 1024 * 1024, CLONE_NEWPID | SIGCHLD, NULL);
wait(NULL);
return 0;
}
4. Cgroup详解
4.1 Cgroup子系统
Cgroup提供了多种资源控制子系统:
- CPU子系统:控制CPU使用率
- Memory子系统:控制内存使用
- Blkio子系统:控制块设备IO
- Devices子系统:控制设备访问
- Freezer子系统:控制进程冻结
4.2 Cgroup使用示例
# 创建Cgroup
mkdir /sys/fs/cgroup/cpu/myapp
echo 100000 > /sys/fs/cgroup/cpu/myapp/cpu.cfs_quota_us
echo 100000 > /sys/fs/cgroup/cpu/myapp/cpu.cfs_period_us
# 将进程加入Cgroup
echo $$ > /sys/fs/cgroup/cpu/myapp/tasks
5. 联合文件系统
5.1 联合文件系统原理
联合文件系统(UnionFS)通过以下特性实现容器的文件系统:
- 分层存储
- 写时复制
- 镜像复用
5.2 常见联合文件系统
- OverlayFS
- AUFS
- Btrfs
- ZFS
5.3 OverlayFS示例
# 创建OverlayFS挂载点
mkdir -p /mnt/overlay
mount -t overlay overlay -o lowerdir=/lower,upperdir=/upper,workdir=/work /mnt/overlay
6. 容器运行时原理
6.1 容器运行时组件
6.2 容器生命周期
- 创建容器
- 启动容器
- 运行容器
- 停止容器
- 删除容器
7. 总结
通过深入理解Namespace、Cgroup和联合文件系统这三大核心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容器技术的本质,为后续学习Docker和Kubernetes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 Linux内核文档
- Docker官方文档
- 《深入理解Linux内核》
- 《容器技术原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