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与日志分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文件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block块和inode索引节点,重点讲解了inode的元信息和时间属性。同时,文章还探讨了Linux日志文件系统,包括常用日志文件位置、日志消息的优先级别以及公共日志文件的记录格式。此外,通过实验展示了如何在EXT和XFS文件系统中进行文件恢复和备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一、基础概述

(1)block 块

(2)inode 索引节点

二、inode

(1)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

(2)系统文件三个时间属性

(3)目录文件的结构

(4)查看inode号

(5)硬盘分区结构

(6)访问文件简单流程

(7)inode大小

三、 日志文件系统

(1)常用日志文件位置

(2)Linux系统日志消息优先级别

(3)公共日志文件的记录格式

四、实验一

五、实验二


一、基础概述

文件数据包括元信息与实际数据 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硬盘最小存储单位是“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1)block 块

连续的八个扇区组成的一个block 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

(2)inode 索引节点

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也叫 i节点

用于储存文件元信息

二、inode

(1)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

文件时间戮 文件group ID 文件的字节数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文件的可读、写入、执行权限

(2)系统文件三个时间属性

操作系统用inode号来识别不同文件 对于使用者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便于识别的别名

ctime //最后一次改变文件或目录(属性)的时间 atime //最后一次访问文件或目录的时间 mtime //最后一次修改文件或目录(内容)的时间

(3)目录文件的结构

文件名1 inode号1 文件名2 inode号2

(4)查看inode号

ls命令 ls -i 文件名 //查看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 stat命令 stat 文件名 //查看文件inode信息中的inode号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硬盘分区结构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访问文件简单流程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inode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

  • 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

  • 格式化文件系统时确定inode的总数

  • 使用df -i命令可以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你值得被疼爱丶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