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并排序
这次小编来分享一下自己对于归并排序的归纳与总结,之前小编分享了自己对堆排序的看法,之所以紧接着说归并排序是因为,归并排序的形状就是一颗倒置的完全二叉树,与堆排序算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归并排序的特点
归并排序其实很像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猜拳游戏,经常我们会因为人数众多而分组进行猜拳,得到各个组的优胜者后再接着角逐。归并排序便是利用这种思想,将数据先分组后排序,再合并组,对新组中大致已经有序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正所谓大道至简,一生万物
归并排序的形状神似倒置的完全二叉树,排序算法便是利用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从而减少执行次数,提高了排序效率
归并排序的原理
1)原理简述
归并排序就是利用归并思想,假设有n个元素,可以将其看作n个序列,每个序列的长度此时为1, 两两归并得到序列长度为1或2的进阶序列,并对其进行排序;继续两两归并……,直至得到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
2)原理图
以数组int arr[7]={50,20,40,80,30,70,10}
首先将待排序列分解成单独的子序列
两两合并得到长度为1或2的序列,并进行重新排序,重复此过程
注意:合并的操作在同一层中执行,且两两合并序列的上一级是同一个序列
此时已经得到最终的有序序列,合并时的排序将在代码块详细解释,最后附上全景图,这样大家便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说归并排序形似倒置的完全二叉树
实现代码
//宏定义交换函数
#define swap(a,b) {typeof(a) t=a;a=b;b=t;}
//归并过程中的排序函数
//arr为待排序数组,temp为排序辅助数组
//left为数组的开头下标,pi为数组的中间下标(pivot),right为数组的结束下标
void merge(int* arr,size_t left,size_t pi,size_t right,int* temp)
{
//在分析这个函数之前,小编希望大家能思考明白:递归结束后返回到了哪一层函数?
int i = left; //欲合并组的左边子组的开始下标
int j = pi+1; //欲合并组的右边子组的开始下标
//左边子组的数组下标范围:i~pi
//右边子组的数组下标范围:pi+1~right
int k = left;
//比较得到的新排序放在辅助数组temp中
while(i<=pi && j<=right)
{
if(arr[i] < arr[j])
temp[k++] = arr[i++];
else
temp[k++] = arr[j++];
}
//防止没有遍历完两个子序列
while(i<=pi) temp[k++] = arr[i++];
while(j<=right) temp[k++] = arr[j++];
//将辅助函数中的值拷贝至目标数组中
for(int i = left; i<=right;++i)
{
arr[i] = temp[i]; //每一次arr[i]排序好是为了之后合并的排序
}
}
//arr为待排序数组,left为数组的开头下标,right为数组的结束下标,temp为排序辅助数组
void _merge_sort(int* arr,size_t left, size_t right,int* temp)
{
if(left>=right) return; //递归结束条件
int pi = (left+right)/2; //划分子数组的标杆
_merge_sort(arr,left,pi,temp); //继续划分left~pi的数组至结束递归
_merge_sort(arr,pi+1,right,temp); //继续划分pi+1~right的数组至结束递归
merge(arr,left,pi,right,temp); //基于之前的递归,实现了由下至上的合并
}
//归并排序接口函数
void merge_sort(int* arr,size_t len)
{
int temp[len];
_merge_sort(arr,0,len-1,temp);
}
总结
小编认为归并排序的难点在于弄懂递归函数返回时处于哪一阶段, 调用的是哪些参数进行归并与排序,希望大家能就着原理图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如若有不足之处,希望大佬们及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