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U-3657-Game(同 方格取数 最小割)

本文探讨了一个基于网格的游戏,玩家需要通过移除数字来最大化得分,同时遵循特定的规则,包括必须移除某些指定位置的数字。文章提供了一个算法解决方案,利用最大流算法来确定最优策略,实现游戏得分的最大化。

题目
onmylove n×m网格上发明了一种游戏。每个网格上都有一个正整数。现在你可以从格子里取出数字,使你的最终得分尽可能高。获得分数的方法是

以下几点:
●在一开始,比分是0;
●如果你把一个数等于x,分数增加x;
●后如果出现两个相邻空网格数量,那么分数应该下降了2(x&y). 这里x和y是过去存在于这两个网格上的值。请注意,“相邻网格”是指这两个网格之间存在且仅存在一个公共边界。
由于onmylove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他又增加了一条规则:
●在你开始游戏之前,你有一些立场和这些位置上的数字必须带走。
你能帮onmylove计算一下吗:onmylove在游戏中最高得分是多少?

输入

多个输入病例。对于每一种情况,一行有三个整数n m k。
n和m描述网格的大小n×m。k表示有k个位置你必须取它们的数字。然后n行后,每个包含m数字,代表n×m网格上的数字。然后是k行。每一行包含两个整数,表示一个位置的行和列
你必须记下这个位置的数字。而且,行和列是从1开始计数的。

限制:1≤n m≤50 0 k≤≤n×m,每个准备的整数不超过1000人。

输出

对于每个测试用例,在一行中输出最高分。

Sample Input

2 2 1
2 2
2 2
1 1
2 2 1
2 7
4 1
1 1

Sample Output

4
9

最小割…奇偶建图
有些点是必须选的 这些点为偶格子则向s连INF的边 奇格子向t连INF的边
覆盖原来的边 导致原来的边不会被割,割了也没用 INF在这儿撑着呢 就代表这个点必选

#include <queue>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stdio>
#define  m(a,b) memset(a,b,sizeof a)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int N=2500+5;
const int INF=0x3f3f3f3f;
struct Edge{int to,len,nex;}edge[N*8];
int head[N],d[N],a[N][N];
int tot,s,t,n,m;
void add(int from,int to,int len)
{
    edge[++tot]=(Edge){to,len,head[from]};head[from]=tot;
    edge[++tot]=(Edge){from,0,head[to]};head[to]=tot;
}
queue<int>q;
bool bfs()
{
    while(!q.empty())
        q.pop();
    m(d,0);
    q.push(s);
    d[s]=1;
    while(!q.empty())
    {
        int x=q.front();
        q.pop();
        for(int i=head[x];i;i=edge[i].nex)
        {
            int y=edge[i].to,l=edge[i].len;
            if(!d[y]&&l)
            {
                d[y]=d[x]+1;
                q.push(y);
                if(y==t)
                    return 1;
            }
        }
    }
    return 0;
}
int dinic(int x,int flow)
{
    if(x==t)
        return flow;
    int res=flow,k;
    for(int i=head[x];i&&res;i=edge[i].nex)
    {
        int y=edge[i].to,l=edge[i].len;
        if(l&&d[y]==d[x]+1)
        {
            k=dinic(y,min(res,l));
            if(!k)
            {
                d[y]=0;
                continue;
            }
            edge[i].len-=k;
            edge[i^1].len+=k;
            res-=k;
        }
    }
    return flow-res;
}
int main()
{
    int n,m,k;
    while(~scanf("%d%d%d",&n,&m,&k))
    {
        m(head,0);
        tot=1;
        s=0,t=n*m+1;
        ll sum=0;
        for(int i=1;i<=n;i++)
            for(int j=1;j<=m;j++)
                scanf("%d",&a[i][j]),sum+=a[i][j];
        while(k--)
        {
            int i,j;
            scanf("%d%d",&i,&j);
            int pos=(i-1)*m+j;
            if((i+j)&1)
                add(pos,t,INF);
            else
                add(s,pos,INF);
        }
        for(int i=1;i<=n;i++)
        {
            if(!(i&1))
                add((i-1)*m+1,t,a[i][1]);
            for(int j=(i&1)?1:2;j<=m;j+=2)
            {
                int pos=(i-1)*m+j;
                add(s,pos,a[i][j]);
                if(j<m)
                    add(pos+1,t,a[i][j+1]);
                if(i>1)
                    add(pos,pos-m,2*(a[i][j]&a[i-1][j]));
                if(i<n)
                    add(pos,pos+m,2*(a[i][j]&a[i+1][j]));
                if(j>1)
                    add(pos,pos-1,2*(a[i][j]&a[i][j-1]));
                if(j<m)
                    add(pos,pos+1,2*(a[i][j]&a[i][j+1]));
            }
        }
        ll maxflow=0;
        while(bfs())
            maxflow+=dinic(s,INF);
        printf("%lld\n",sum-maxflow);
    }
}
标题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对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1.3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总结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相关理论,包括系统架构、开发技术等。2.1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介绍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2.2SpringBoot开发框架理论阐述SpringBoot框架的特点、优势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2.3据库设计与管理理论介绍据库设计原则、据模型及据库管理系统。2.4网络安全与据保护理论讨论网络安全威胁、据保护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第3章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功能模块划分、据库设计等。3.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划分系统功能模块,如用户管理、挂号管理、医生排班等。3.2据库设计与实现设计据库表结构,确定字段类型、主键及外键关系。3.3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提升用户体验。3.4系统安全设计阐述系统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据加密等。第4章系统实现与测试介绍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编码、测试及优化等。4.1系统编码实现采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系统编码实现。4.2系统测试方法介绍系统测试的方法、步骤及测试用例设计。4.3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提出优化建议。4.4系统优化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系统性能。第5章研究结果呈现系统实现后的效果,包括功能实现、性能提升等。5.1系统功能实现效果展示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效果,如挂号成功界面等。5.2系统性能提升效果对比优化前后的系统性能
在金融行业中,对信用风险的判断是核心环节之一,其结果对机构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策略有直接影响。本文将围绕如何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尤其是Sklearn工具包,建立用于判断信用状况的预测系统。文中将涵盖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常见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流程进行说明。 一、机器学习基本概念 机器学习属于人工智能的子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据自动学习规律,而非依赖人工设定规则。在信贷分析中,该技术可用于挖掘历史据中的潜在规律,进而对未来的信用表现进行预测。 二、Sklearn工具包概述 Sklearn(Scikit-learn)是Python语言中广泛使用的机器学习模块,提供多种据处理和建模功能。它简化了据清洗、特征提、模型构建、验证与优化等流程,是据科学项目中的常用工具。 三、逻辑回归模型 逻辑回归是一种常用于分类任务的线性模型,特别适用于二类问题。在信用评估中,该模型可用于判断借款人是否可能违约。其通过逻辑函将输出映射为0到1之间的概率值,从而表示违约的可能性。 四、支持向量机模型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用于监督学习的算法,适用于据维度高、样本量小的情况。在信用分析中,该方法能够通过寻找最佳分割面,区分违约与非违约客户。通过选用不核函,可应对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提升预测精度。 五、据预处理步骤 在建模前,需对原始据进行清理与转换,包括处理缺失值、识别异常点、标准化值、筛选有效特征等。对于信用评分,常见的输入变量包括收入水平、负债比例、信用历史记录、职业稳定性等。预处理有助于减少噪声干扰,增强模型的适应性。 六、模型构建与验证 借助Sklearn,可以将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通过交叉验证调整参以提升模型性能。常用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以及AUC-ROC曲线。在处理不平衡据时,更应关注模型的召回率与特异性。 七、集成学习方法 为提升模型预测能力,可采用集成策略,如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这有助于降低单一模型的偏差与方差,增强整体预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综上,基于机器学习的信用评估系统可通过Sklearn中的多种算法,结合合理的据处理与模型优化,实现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精准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持续调整模型以适应市场变化,保障预测结果的长期有效性。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