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去块效应滤波器

一、块效应产生的原因

1.DCT变换的变换系数量化过程相对粗糙,且DCT变化是基于块的。
2.运动补偿块的匹配块不是绝对准确的,各个块的残差大小程度存在差异,特别是相邻块所用参考真不同,运动矢量或者参考块的差距过大时,块边界上产生的数据不连续就更加明显。

二、滤波器分类

1.环路滤波器:放置在编解码环路中
2.后置滤波器:放置在解码端

三、滤波过程

H.264中的去块效应滤波以16乘16的宏块为单位,在宏块内按照先横后纵、先亮度后色度的顺序,对每个4乘4块边界进行滤波处理,滤波过程包括边界分析和滤波运算两部分

1.边界分析

边界分析需解决两个问题:计算边界的强度和区分真假边界。

- 计算边界的强度
对4*4块定义边界强度,设P、Q为两相邻块,根据P、Q的编码模式,残差变换系数等条件查表可得边界强度。色度块的边界强度不需要单独计算,直接等于对应亮度块的边界强度,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区分真假边界
(1) 区分真假边界的两个假设:
a.真实边界两边像素点的差值通常比虚假边界两边像素的差值大。
b.对于两边像素较小的真实边界,即使用了平滑滤波,其主观的效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2) 去块效应滤波的原则:
a.平坦区域即使很小的像素不连续也容易察觉,所以要使用比较强的去块滤波,可以改变较多的像素点
b.复杂区域,为了保持图像的细节,使用较弱的平滑滤波,改变较少的像素点

:H.264标准中设置了两个阈值来判断虚假边界,阈值的取值取决于量化参数,量化参数越大,误差越大,块效应越明显,阈值也应越大,反之亦然。关于判断虚假边界的公式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滤波运算

  • 滤波顺序:亮度宏块:a->b->c->d->e->f->g->h。色度宏块:i->j->k->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色度要借用亮度的边缘强度,所以滤波完亮度的边界才能滤波色度的对应边界。宏块的右边界和下边界与后面的宏块一起滤波,称为“被动滤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边界强度(BS)为1、2、3时的滤波过程
    定义两个相邻4*4块中一条直线上的样点为p3,p2,p1,p0,q0,q1,q2,q3,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滤波过程分为基本滤波操作和限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边界强度(BS)为4时的滤波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da备考学习学习笔记——基础知识篇(二)主要涉及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首先,它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起来,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系统。笔记中详细介绍了网络的组成、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等重要内容。 其次,笔记还解释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则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笔记详细介绍了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此外,笔记还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系统,它能够实现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等操作。笔记中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的概念、结构和操作等内容。 最后,笔记还包括了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而数据结构则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笔记中介绍了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如排序算法、树和图等。 总之,通过学习CDA备考学习笔记中的基础知识篇(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算法和数据结构等相关概念和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也为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