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程序来模拟网桥功能。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Java中模拟实现网桥的转发功能。通过读取文件中的帧数据,模拟网桥从两个网络段接收帧的过程。程序分析了利用两个文件代表不同网段,并构建转发表以决定帧的转发策略。转发表根据目的MAC地址动态生成,帧结构包含目的和源MAC地址。在实际操作中,程序会检查帧的MAC地址并根据转发表决定是否转发,同时实现自学习功能更新转发表。

一、实验内容

模拟实现网桥的转发功能,以从文件中读取帧模拟网桥从网络中收到一帧,即从两个文件中读入一系列帧,从第一个文件中读入一帧然后从第二个文件中再读入一帧,如此下去。对每一帧,显示网桥是否会转发。

要求:

Windows或Linux环境下运行,程序应在单机上运行。

分析:

用程序模拟网桥功能,可以假定用两个文件分别代表两个网段上的网络帧数据。而两个文件中的数据应具有帧的特征,即有目的地址,源地址和帧内数据。程序交替读入帧的数据,就相当于网桥从网段中得到帧数据,当然如果模拟的数据量比较少,也可以用两个数组代替两个文件存放帧数据,同样达到代表两个网段上的帧数据的效果。对于网桥来说,能否转发帧在于把接收到的帧与网桥中的转发表相比较。判断目的地址后才决定是否转发。由此可见转发的关键在于构造转发表。这里转发表可通过动态生成。

二、程序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参考代码

package bridge;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Bridge {
   
   

	@SuppressWarnings("unuse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FileReader f1 = new FileReader("f1.txt");
			    BufferedReader br1 = new BufferedReader(f1);	
				FileReader f2 = new FileReader("f2.txt");
				BufferedReader br2 = new BufferedReader(f2)) {
   
   
			
			Bridge bridge = new Bridge();
			Frame frame = bridge.new Frame();
			while(br1 != null || br2 != null) {
   
    
				if(br1 != null ) {
   
   
					frame.dstmac = br1.readLine();
					frame.srcmac = br1.readLine();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