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https://zhuanlan.zhihu.com/p/384403364
一 电磁波谱与波长
无论是光还是狭义的电波,其广义上都是电磁波,传播速度都是光速,只是频率存在差异。按频率由低到高排序依次为: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以太阳辐射为例,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0.4~0.76μm),波长大于可见光的红外线(>0.76μm)和小于可见光的紫外线(<0.4μm)的部分少。在全部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紫外区,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约50%,红外区占约43%,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量的约7%。
二 可见光
其中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和其对应的颜色如下
红 770~622nm
橙 622~597nm
黄 597~577nm
绿 577~492nm
蓝、靛 492~455nm
紫 455~350nm
三 红外光
红外线是频率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至750nm之间,是频率比红光低的非可见光。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近红外线(Near Infra-red, NIR):2.5μm ~ 0.7μm
中红外线(Middle Infra-red, MIR):25μm ~ 2.5μm
远红外线(Far Infra-red, FIR):500μm ~ 25μm
四 可见激光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英文名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意思是“通过受激辐射光扩大”。激光的英文全名已经完全表达了制造激光的主要过程。激光的原理早在 1916年已被著名的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
原子受激辐射的光,故名“激光”: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被引诱(激发)出来的光子束(激光),其中的光子光学特性高度一致。因此激光相比普通光源单色性、方向性好,亮度更高。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激光的特性并非其波段,而是产生激光的形式——“受激辐射的扩大”。因此激光可以存在于多个波谱中,不同波段的激光的产生方式存在不同。
以可见激光为例,其一般见于激光水平仪(绿光)和激光笔、激光测距仪(红光)。
早期的激光笔使用波长为633纳米(nm)的氦氖(HeNe)气体激光,通常用于产生能量不超过1mW的激光束。最便宜的激光笔使用波长接近670/650nm的深红色激光二极管。稍贵的则使用波长为635nm的红-橙色二极管,这一波长更易于为人眼所识别。也有其他颜色的激光笔,最常见的是波长为532nm的绿光。
所说的红外线测距仪指的就是激光红外线测距仪,也就是激光测距仪。
五 近红外激光雷达
与可见激光相比,波长更长的近红外激光的穿透性更好,且更不容易受太阳光影响,因此更多的应用在了远距离的激光雷达中。常见的波长有850nm,905nm和1550nm.
850nm的激光雷达一般用于近距。因为容易发生红暴,红暴是由于所发射的红外线中包含可见光的成分。波长超过700nm的光线叫做红外线,900nm以上的红外线基本无红暴,波长越短,红暴越强,红外线感应度也越高。北醒TF02激光雷达是一款单点测距激光雷达,量程可达22m,可在室外强光下稳定工作。
传统激光雷达以905nm波长近红外激光为主,该波长激光器件相对成熟,成本较低,但考虑到人眼安全要求,激光功率受到明显限制,同时太阳光中存在较多近红外背景光,传感器信噪比物理上受限,最大探测距离限制在150米左右。905nm产品有velodyne、速腾聚创、镭神等。
用于激光雷达的边发射激光器,最常用的是InGaAs/GaAs应变量子阱脉冲激光二极管(PLD, Pulsed laser diode),波长以905 nm最为流行。
相较于1550 nm波长,905 nm的主要优点是硅在该波长处吸收光子,而硅基光电探测器通常比探测1550 nm光所需的铟镓砷(InGaAs)近红外探测器更加成熟,从成本和整体成熟度方面来讲是大批量应用的必然选择,性价比更高。
1550 nm波长的激光光源也是某些车载激光雷达产品选择的光。原因是1550 nm激光远离人眼吸收的可见光光谱,相比于905 nm激光, 同等功率的1550 nm激光人眼安全性提高40倍。背景光干扰问题相对较小,可以实现远距离探测;同时采用相干技术,探测器只对自身发射的激光回波响应,信噪比远高于905nm-ToF激光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特殊场景下可以达到数公里。
在相同人眼安全等级的功率下,905 nm激光雷达很难在200 m以外的高速公路上看到高度为10 cm左右的物体,但是1550 nm激光雷达却可以将检测距离提高到300 m以上。此外,1550 nm配合调频连续波(FMCW)的技术,不仅可以检测距离,同时可以利用多普勒频移来测量物体的速度。大气穿透能力强,人眼安全性高是1550 nm激光光源的显著特点,但是相较于905 nm激光雷达,1550 nm激光雷达在光源及探测器成本、体积以及供应链成熟度上还有明显的不足。
1550 nm激光雷达一般采用光纤激光器作为光源, 主要厂家有法国Lumibird、昂纳此外也有一些激光雷达公司采用自已开发的光纤激光器,如美国Luminar、镭神智能等。
参考引文
红外线(频率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_百度百科
激光笔的颜色类型及各工作原理分析-电子发烧友网
可见光波长和颜色的对应关系_For better 的专栏-优快云博客_可见光波长
激光(受激辐射光放大)_百度百科
奚庆新:激光雷达光源波长选择
激光雷达(LiDAR)–参数才是决定激光光源选择的因素-电子发烧友网
4种常用车载激光雷达光源技术的优缺点解析_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