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最小公倍数实质上是基于求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的
最小公倍数=两整数的乘积÷最大公约数
所以先算出最大公约数则易知最小公倍数
一.辗转相除法
例1 。求两个正数8251和6105的最大公因数。
(分析:辗转相除→余数为零→得到结果)
解:8251=6105×1+2146
显然8251与6105的最大公因数也必是2146的因数,同样6105与2146的公因数也必是8251的因数,所以8251与6105的最大公因数也是6105与2146的最大公因数。
6105=2146×2+1813
2146=1813×1+333
1813=333×5+148
333=148×2+37
148=37×4+0
则37为8251与6105的最大公因数。
以上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
析:为什么用这个算法能得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q0和一个余数r0;
第二步:若r0=0,则n为m,n的最大公因数;若r0≠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q1和一个余数r1;
第三步:若r1=0,则r1为m,n的最大公因数;若r1≠0,则用除数r0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q2和一个余数r2;
……
依次计算直至rn=0,此时所得到的r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因数。
二.相减法
(两数作差 再用小的数减得数 直到等于0)
有两整数a和b:
① 若a>b,则a=a-b
② 若a<b,则b=b-a
③ 若a=b,则a(或b)即为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④ 若a≠b,则再回去执行①
例如求27和15的最大公约数过程为:
27-15=12( 15>12 ) 15-12=3( 12>3 )
12-3=9( 9>3 ) 9-3=6( 6>3 )
6-3=3( 3==3 )
因此,3即为最大公约数
三.穷举法
就是设出一个常量t,该常量在0到输入的俩数里较小的那个数(a和b)之间,用判断
for ( t = a ; t > 0 ; t ++ )
if ( a % t ==0 && b % t==0 )
br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