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spring框架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使用@transactional,@Cachable等注解,这些注解的功能在spring底层是使用Aop生成动态代理类去帮我们做的。也就是说只有走了代理类这些注解才会生效,通俗点来讲从Bean的外部去调用就会走代理类,那么这个时候这些注解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在Bean的内部去调用带有这些注解的方法,就不会走代理类,所以这些注解就会失效。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在Bean的内部强制使用代理类,如下:
(( B e a n ) A o p C o n t e x t . c u r r e n t P r o x y ( ) ) . {Bean})AopContext.currentProxy()). Bean)AopContext.currentProxy()).{method
实际使用的时候,把
B
e
a
n
换
成
本
类
名
,
{Bean}换成本类名,
Bean换成本类名,{method}换成实际调用的方法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原生的AspectJ是不会有这种自身调用的问题的,因为AspectJ本质是一个代码生成工具,它会在编译时修改源代码从而达到AOP的效果,所以它不是基于代理的AOP框架。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