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接使用
1、通过安装目录下的redis-cli命令客户端,可以连接到Redis本地服务。
在远程Redis服务上执行命令,使用的也是redis-cli命令。Windows/Linux命令的格式:
redis-cli -h host -p port -a password
连接到主机为127.0.0.1,端口为6379,密码为"123456"的Redis服务上
redis-cli -h 127.0.0.1 -p 3679 -a "123456"
2、set 与 get 命令
- set命令:根据Key,设置Value值
- get命令:根据Key,获取Value值。当Key不存在时,会返回空结果。
> set root nihao
> get root
3、Key 命令
查找所有符合给定模式(Pattern)的Key,模式支持多种通配符。
符号 | 含义 |
---|---|
? | 匹配一个字符 |
* | 匹配任意个(包括0个)字符 |
[-] | 配置区间内的任一字符 a[b-d]匹配"ab" “ac” “ad” |
\ | 转义符 使用? 可以匹配 “?” |
4、exists命令:判断一个Key是否存在。如果Key存在,则返回整数类型1,否则返回0
> exists root
5、expire命令:为指定的Key设置过期时间,以秒为单位。
6、ttl命名:返回指定Key的剩余生存时间(ttl, time tolive),以秒为单位
没有指定剩余时间,默认的剩余生存时间为-1,表示永久存在。
> set root nihaoya
> expire root 10000
> ttl root
7、type命令:返回Key所存储的Value值的类型。
- 最简单的类型为string类型。
- Redis中有5种数据类型:String(字符串类型)、Hash(哈希类型)、List(列表类型)、Set(集合类型)、Zset(有序集合类型)
8、del命令:删除Key,可以删除一个或多个Key,返回值是删除的Key的个数。
> del root
9、exists命令:检查指定的key是否存在。指定的Key存在,则返回1; Key不存在,则返回0。
> exists root
10、ping命令:检查客户端是否连接成功,如果连接成功,则返回p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