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有疑问(包括但不限于本篇,涉及网络 系统皆可),欢迎评论探讨,看见能解答必回。彼此交流,共同成长。)
摘要:各状态卡顿原因;引发卡顿原因;状态机及三张表;(1、2、3、4、5、7)类LSA;ospf网络类型;nssa属性、域外防环、路由不加表现象、过滤现象、瞬时黑洞、完美重启。
OSPF即开放式spf(short path first,D.J算法):路由器以自己为根,通过spf算法选出最短路径形成树,再考虑根网络的连接,使其作为叶子加入树。域间OSPF通过router/network两类 LSA描述,最后将收集的LSA组成LSDB。
一、各状态卡顿原因:1.down状态 2.init状态:认证不通过 3.two way状态:选举不成功4.exchange状态:mtu不匹配(包的交互问题,如包过大) loading状态:lsu加载不完整。
二、哪些情况会引发卡顿:1.相同的router id 2.认证不通过 3.区域id不同 4.特殊区域标志(nssa 、stub)不一致 5. 优先级都为0,选举失败。6.mtu不匹配 7.包的交互问题,如包过大、丢包 8.max-lsa数量限制会引发lsa加载失败 9.hello时间不一致 10.点到点与MA网络建邻导致spf算法混乱 11.虚链路的建邻没有两个ABR出口 12.shame-link建邻时,目的和源的单播不通。
三、状态机:三种状态、状态包参与、状态卡顿原因(开头已描述)
exstart状态进行主从选举,DBD在此期间不携带LSA头部信息。在router id 中,越大优先级越高。
exchange状态 将lsa头部信息互相发送确认,双方可看到对方的描述信息。
loading状态 发送lsr,确认后得到完整的lsa信息即lsu。
三张表:1.OSPF 邻居表
2.OSPF LSDB表
LSA age 、seq 、checksum 用于LSA新旧比较
1).比较最大序列号(正、负)
2).最大的无符号校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