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
MAC协议: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定义了帧在链路上传输的规则,即任何时候只要链路空闲,发送方都能够发送帧。使用MAC协议协调多个节点的帧传输。
-
全双工传输:链路两端的节点可以同时传输分组。半双工传输:链路两端的节点不能同时传输和接收,只能交替。
-
运输层协议是在端到端的基础上为两个进程之间提供可靠传输,链路层协议是在链路测相连的两个节点提供可靠传输;运输层流量控制是在端到端的基础上提供。链路层流量控制是在相邻节点之间的基础上提供
-
网卡:网络接口卡NIC,网络适配器,计算机通过网卡与传输介质连接组成网络,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
-
校验法:
(1)一比特奇偶校验:在要发送的信息D(d位)后面附加一个奇偶校验位,只能查出奇数个错误,适用于差错概率小的情况。
(2)二维奇偶校验:可以检测并纠正单个比特差错(数据或校验位中)。能够**检测(不能纠正)**任意两个比特的差错。
(3)前向差错纠正FEC:接收方检测和纠正差错的能力
(4)检查和方法:
(5)循环冗余检测CRC 编码:能检测小于r+1 位的突发差错、任何奇数个差错。 -
CSM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发前监听,可减少冲突。由于传播时延的存在,仍有可能出现冲突,并造成信道浪费。
-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发送同时进行冲突检测:一旦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传输, 尽快重发。
-
ARP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解析到MAC地址。ARP只为在同一个LAN上的节点解析IP地址,DNS域名系统:将主机名解析到IP地址。DNS为在因特网中任何地方的主机解析主机名。
-
MTU: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前同步码:使接收方和发送方的时钟同步,前同步码是**“无效信号”,接收方收到后删除,不向上层传。CRC的校验范围不包括前同步码**。
-
基带传输:适配器直接给广播信道发送基带数字信号。
-
宽带传输:将信号调制到特定频带传输。
-
48比特的拥塞信号的作用 :强化冲突信号,使所有其他的传输适配器都知道发生冲突。
-
即插即用 (plug-and-play):不需人工配置。
-
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三者的区别
-
ATM异步传输方式:是一种能够传输实时音频、视频,以及文本、电子邮件、图像文件的网络技术。采用虚电路分组交换:虚通道 。
-
N-PDU:指的是n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如:应用层是报文,运输层是报文段,网络层是数据报,链路层是帧,物理层是比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