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添加--断言--响应断言
Apply to(是应用范围,设定匹配的范围)
1、Main sample and sub-samples(主样本和子样本):匹配范围为当前父取样器,及子取样器
2、Main sample only (仅主样本):仅当前父取样器
3、Sub samples only(仅子样本):仅子取样器
4、JMeter Variable Name to use(使用JMIT变量名):断言将被施加到命名变量的内容
要测试的响应字段
1、响应文本:响应服务器返回的文本内容,http协议排除header部分
2、响应代码:匹配响应代码,比如http请求中‘200’代表成功
3、响应信息:匹配响应信息,处理成功返回‘成功’或者“ok”
4、Response Headers(响应标头):匹配响应头中的信息
5、Request Heades(请求标题):对应 “查看结果树” 中的 “请求”→“Request Headers”。
6、URL样本:当前请求的URL。对应“查看结果树” 中的 “请求”→ HTTP请求方法后跟着的URL。
7、Document(text)(文件): 通过Apache Tika从各种类型的文档中提取文本
8、Ignore Status(忽略状态):样本的总体成功取决于断言结果与现有的响应状态的结合,响应状态被强制成功,再进行本次断言评估
9、Request Data(请求数据):数据?
模式匹配规则
1、包括:响应内容包括需要匹配的内容就算成功
2、匹配:响应内容要完全匹配匹配内容,不区分大小写
3、Equals:完全相等,区分大小写(默认选中)
4、Substring(子串):响应内容包括匹配内容即为成功。
5、否:反转检查结果,用于表示不包含,不匹配,不等于,没有和模式字符串相匹配的Substring。
6:或者:一个断言可以添加多个“要测试的模式”。使用OR选项后,只要其中有1个模式匹配,断言将会成功。不选择“OR”时将默认为AND选项,必须所有模式都匹配,断言才会成功。
要测试的模式
解:输入要填写的数据
Custom failure message(自定义故障信息):自己添加报错后返回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