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一张截图
从main方法开始运行整个内存分析情况如下:
1、main方法在栈去分配内存空间。程序运行时,方法没有被调用前,方法是没有内存空间的,只有方法在被调用时,才会进行压栈动作,在栈去分配内存空间。
2、程序开始执行Person p1=new Person()创建person对象,main方法在main方法内部给p1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开始执行new运算符,会在堆区分配储存空间,并且为堆区的属性初始化,接着调用Person(),Person的无参构造方法,会在栈区分配储存空间(只用是方法都会在栈区分配储存空间,构造方法也是方法),无参构造方法执行完毕都,构造方法会释放空间。
3、接着执行‘’=‘’等号运算符,会将新创建的person对象的内存地址赋值给p1,p1储存的值其实是对象在堆区的内存地址,指向堆区的对象。
4、接着p1调用showInfo()方法,会在栈区分配一块内存给showInfo(),会打印刚才创建对象的属性值,因为没有为对象赋值,所以会打印创建对象时系统为属性赋默认值。
5、接着创建第二个对象,Person p2=new Person();继续执行上面创建对象的步骤,首先,main方法给p2分配内存空间,执行new运算符,在堆区分配存储空间,并初始化,接着调用Person有参构造方法,为Person类中属性赋值,其中,“lisi”,“男”属于字符串常量,直接存储在fang方法区中的常量区中,会将这两个常量的内存地址赋值给name和gender属性,所以name和gender存储的是常量值的内存地址。而age和height属于基本值,所以这两个属性直接存储的是值。
6.当p1=p2执行时,p2会第二次创建的对象的引用即地址赋值给p1.p1引用也将指向这个对象。
7.当p1调用showInfo()方法时,就会把lisi,男,20,180打印出来。
8.当方法执行完之后,会弹栈,释放空间。
对象的创建和方法的调用内存空间基本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