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在我的工作履历中,多少都会涉及到咨询、培训、讲课。它们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今天简单说说我的理解,便于以后回顾自身的成长。
讲课:最好理解的是学校和培训机构。讲课的主要目的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把这些既定的内容,讲给听课的人听。多数是以讲授为主,当然教育学中的所有教学方法都可以尝试使用,我也见过互动教学非常好的老师,但对于讲课来讲,最核心的内容还是教、授,让听众正确理解你要讲授的内容。当然讲课的人一般都会具有较高的专业认可度。
培训:这里提到的培训,更多是指企业培训。企业培训一般有理论性培训和实战型培训。个人经验,开展培训之前,最好确认参加培训人的基础,针对性调整培训方法和策略。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人,如全员或初级项目经理/待培养的项目经理候选人,可以以讲授为主,如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等侧重宣贯的内容。而对于基础相对较高的人,如中高级项目经理,培训策略尽量避免以讲授为主,最好倾向于交流、体验、实战沙盘等方式。企业内部培训同样也关注讲师专业度的认证,这对于培训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保证作用。职场人对于培训的效果要求通常会比作为学生听课来讲,要求会高些,毕竟职场人对于学习、对于投入和产出不再像学生那样单纯。所以对于培训讲师的要求和对培训效果的要求自然就会相对高些。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培训通常都有效果评估和培训总结的原因。
咨询:这里提到的咨询,更倾向于PMO机构对企业内部的咨询工作。咨询行业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我也只是按自己的理解,和企业内部咨询应该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区别。算是抛砖引玉吧。
讲课是为了听课的人听懂,而咨询是为了让咨询的人解决掉疑问或找到解决疑问的方法和途径。咨询更倾向于引导。
前面对于讲课和培训,我们都提到了听课的人和参加培训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咨询的对象通常会是在职场中有自己的背景,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咨询通常发生在有个别问题或疑问的情况下,一般会是某一个维度的问题。
比如对于项目经理,在我以往的工作中咨询出现最多的,一是关于CMMI模型的知识,另一是关于企业内部的部分规范或是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中对于部分理论在落地执行中大家发现的问题和想法的交流。强调咨询对象的意思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的心理姿态。你以什么样的身份给与对方这些建议或知识的传递,以这样的姿态听完整对方的诉求,这个对咨询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你的心理姿态过高,会让对方感受不舒服;不能完整听完对方的诉求或理解偏差对方的诉求,这样的沟通也不会是对方想要的;而你给的建议或分析过于理论化,对方感受不到对于实际工作的帮助,那他就会选择其他渠道去解决问题或消化疑问。
能承担咨询工作的人一定有很强大的背景,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甚至是倾听和引导的能力。有些人自己能做,但不一定能引导其他人做好;有些人有很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但不善于讲解;有些人能讲的非常好,但不一定是个很好的倾听者,那在获取对方根本性问题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偏差……总之,能做好咨询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现在咨询行业的所谓专家、顾问们的实际能力如何,我不好判断,只能说我见过不错的咨询师、不错的顾问,同时,我也见过不太理想的咨询师,真真是参差不齐。
工作生活中,建议大家擦亮双眼,保持内心的清明,强大自我才是根本。对于外界的所谓各类专家的建议,不要盲从即可,毕竟还是有很大一批高手的。(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