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程序中有时候对于一个类只产生一个对象是很重要的,比如数据库中进行连接数控制就是利用单例模式的思想,只不过可能是产生多个对象,这个也是通过单例模式来实现的;再比如Windows中的任务管理器的窗口,只会打开一个,如果能够打开多个那么怎样显示呢,因为同时系统资源利用,CPU占有率是一样的,控制只会产生一个窗口就不会出现问题,而且就算多个窗口显示都一样,这样就会浪费内存资源;
单例模式想要做到的是这样一件事,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且这个实例易于访问;首先需要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可以确保对象随时都可以被访问,但是这样没有办法保证只产生一个对象;那么就需要提供一个方法来创建实例,而且保证只产生一个实例,这个方法是一个全局都可以访问的。
结构:
私有构造方法,这样可以防止在外部直接创建多个对象,并且需要有一个Singleton类型的静态对象作为共享访问地唯一实例。
代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静态私有成员变量
//私有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
//静态共有工厂方法,返回的是唯一实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return instance;
}
}
饿汉式:
顾名思义就是类加载时就已经加载好了,想使用时直接拿来使用,不用等待创建实例。
代码:
public class Eager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final Eag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EagerSingleton();
private Eager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Eager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懒汉式:
和饿汉式相反,是在使用时才开始创建;这种技术又称为延迟加载技术(Lazy Load),即需要时再加载实例。加了synchronized是为了在多线程环境中也保证一个线程只创建一个实例。
代码: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LazySingleton(){}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对方法加锁,确保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此方法
synchronized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return instance;
}
}
但是加synchronized锁会导致每一次调用该方法是都要检查,在高并发环境中创建对象效率降低,降低系统性能。可以改变加锁的位置,不对整个方法加锁,只对创建对象处加锁。
改进代码: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LazySingleton(){}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对方法加锁,确保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此方法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class){ //此处加锁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但是改进后的代码,还是会有问题,如果两个线程同时进行判断,进入了if(instance == null){}中,此时如果其中一个线程创建了对象离开后,另一个线程并不知道已经创建了对象,所有就会去创建对象,这就导致创建对象不唯一,改进是加锁后在进行判断对象是否已经被创建,没有的话就继续创建,这就保证了对象的唯一性;但是需要在静态成员变量前加volatile变量,使得线程之间对于instance变量都是可见的,这就保证了如果有线程创建了对象,instance不为空,别的线程能够立马看到,不会再创建实例了(其实就是第二次判断起作用了)。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LazySingleton(){}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对方法加锁,确保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此方法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第一次判断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class){ //此处加锁
if(instance == null){ //第二次判断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比较两种方式:
饿汉式单例类在类加载时就创建,在调用速度和反应时间上要优于懒汉式,但是在类加载时可能加载的资源较多,加载的时间可能比较长,而且并不是每一次启动程序都需要创建该类,有时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懒汉式在第一次使用时就创建,虽说只会在使用时才占用系统资源,但是处理多个线程访问时,需要进行并发控制,加锁会降低系统的性能;如果初始化时需要创建很多资源,那么第一次使用该实例时将会等待很久。
使用静态内部类来实现:
由于采用内部类的方式,所以在初始化外部类时并不会加载内部类,在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方法时,会加载内部类并创建实例,此时instance是static类型,JVM会对其进行并发控制,所以不需要再加锁控制并发,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也是延迟加载的方式。
代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class HolderClass{
private final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HolderClass.insta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