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 五子棋赢了吗? C语言

本文介绍了一道关于五子棋胜负判断的编程题,要求使用C语言编写算法,判断在N*N的棋盘上黑子是否形成五子连珠。题目简化了计算,只需检查黑子是否沿直线有五个或更多,不考虑其他复杂情况。示例展示了不同输入和输出的情况,并提及了作者在比赛中的经历和感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五子棋赢了吗?(简易判断)

问题描述
  假设五子棋的棋盘是N* N的(正整数N<20),黑子用*表示,白子用#表示,空位置用. 表示。
  
  现给你一个棋局,请判断黑子是否获胜,如获胜,显示Win,并给出获胜排列的最左边那列的最上方那颗棋子的坐标。(棋盘左上角坐标是 (0, 0) ,右下角坐标是 (N-1, N-1)),如果未获胜,则显示“Not yet”。

注意:
  不考虑白子是否获胜以及棋子个数与黑子是否匹配,只考虑黑子排列。为简化计算,不用考虑“活四”、“四三连”、“长连”、“三三连”等获胜或禁手条件,只判断黑子有5个(或更多)排成一条直线,包括横线、竖线或斜线为胜利条件。
  
  输入保证最多只出现一处黑子胜利的排列,不需要考虑有多处排列时如何判断最左位置。

输入格式:
  
  第一行是正整数N(N<20),接下来是表示棋盘排列的N行字符,每行有N个*或#或.字符。

输出格式
  :
  若黑子(用*表示)获胜,打印一行字符,依次是 Win X Y ,其中X Y是黑子获胜排列的最左边那列的最上方的一颗棋子的坐标,X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若黑子未获胜,打印一行: Not yet 。

输入样例1:

6.***....#.....#.............*......*

输出样例1:

Not yet

输入样例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出样例2:

Win 1 6

  这是笔者参加学校的天梯赛的试题,笔者成绩不佳,被刷下来了~~所以就决定把这些题目再刷一遍 。 另外,笔者对蓝桥杯的省赛已经完全没有信心了,能把它免费给我刷的题刷一遍就好了。T_T
  
  这道题分值一般,也就十五分 ,但是笔者没写出来...全场得分率也不高,总的来说,是因为细节比较多,enmmm,因为笔者有写注释,所以就不说废话了,还是直接贴代码吧…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char pan[21][21];

int main() {
   
	int N;
	int i,j;
	
	scanf("%d",&N);
	getchar();	//读掉缓存区中的一个回车符;很重要的一个点!!
//因为之前的N,此时缓存区有一个回车符,必须先清空,不然影响后面字符的读取。

	for(i=0;i
### PTA宿舍成员身高比较 为了实现按照宿舍号从小到大排序并输出每间宿舍身高最高的同学信息的功能,可以采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完成此任务。以下是完整的解决方案: #### 数据结构设计 首先定义一个`Student`类,该类包含学生的姓名(`name`)、身高(`height`)和体重(`weight`)三个属性[^2]。 ```python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height, weight): self.name = name self.height = int(height) self.weight = int(weight)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f"{self.name} {self.height} {self.weight}" ``` #### 主逻辑实现 通过读取输入数据并将每位学生的信息存储在一个字典中,其中键为宿舍号,值是一个列表,用于保存对应宿舍的学生对象。随后遍历这个字典,找到每个宿舍中身高最高的学生,并将其记录下来。最后按宿舍号升序排列这些结果并打印出来[^3]。 ```python def find_tallest_students(): n = int(input()) dorms = {} for _ in range(n): info = input().split() dorm_id = info[0] student = Student(info[1], info[2], info[3]) if dorm_id not in dorms: dorms[dorm_id] = [] dorms[dorm_id].append(student) tallest_by_dorm = [] for dorm_id, students in dorms.items(): tallest_student = max(students, key=lambda s: s.height) tallest_by_dorm.append((dorm_id.zfill(6), tallest_student)) tallest_by_dorm.sort(key=lambda x: x[0]) # Sort by dormitory ID for dorm_id, student in tallest_by_dorm: print(f"{dorm_id} {student}") ``` 上述代码实现了如下功能: - **输入处理**: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量以及具体的学生信息。 - **分类整理**:将相同宿舍号的学生归入同一组。 - **查找最高者**:利用`max()`函数配合自定义的关键参数选出各宿舍中的最高个体。 - **排序与展示**:最终依据宿舍编号顺序呈现所有符合条件的结果[^1]。 #### 示例运行 假设我们有以下输入样本: ``` 7 000000 Tom 175 120 000001 Jack 180 130 000001 Hale 160 140 000000 Marry 160 120 000000 Jerry 165 110 000003 ETAF 183 145 000001 Mickey 170 115 ``` 执行程序后得到的输出应为: ``` 000000 Tom 175 120 000001 Jack 180 130 000003 ETAF 183 145 ``` 这表明对于给定的输入集合,算法能够正确识别出各个宿舍里身高的最大值及其对应的个人信息。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