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凭着热心帮别人做事,最后事情却变成了自己的。
不要做一个老好人,看到别人有困难就迎上去帮忙,某一天你有突发情况,没能做这件事的时候,别人会觉得你没有把“理所当然”的事做了,从而心生不满,书本内容大概这样。
自己经历的一个小例子:暑假去碧桂园帮我哥的忙,下面卖酒的小商贩每次上货的时候我都出于热心帮他们从停车的地方搬酒到经营的地方,这种做法持续了好几天,后来有一天我在联系其他人就没有去帮他们忙,那个阿姨有些冷嘲热讽的问:“今天没来搬酒锻炼身体啊?”。
帮忙要雪中送炭不是越俎代庖,越俎代庖的帮忙最后不是你的事也会变成自己的事,最后还可能因为突发情况吃力不讨好。
2.当你意识到自己谦虚的时候,实际上就不是谦虚了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这是我在学习java语言的时候看到的弹幕,共享。
我以前总是想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谦虚,我得发扬一下啊,于是自己比如成绩考得不错,拿奖了,别人问起的时候总急急忙忙的说:“不行不行,我很菜”,“没有,你也可以的“,别人夸我我也会赶紧夸回去,生怕他总拿着我微不足道的成就说个不停,回道“你看看你也挺....以后你也可以的”。别人推举我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总会推脱,实际上自己能做到但是却不去做;对自己知道的事情给别人你说不知道然后听他巴拉巴拉讲一大堆,我想这不是谦虚吧,是不够实事求是。
上面的表述有些凌乱,我讲讲书本里我领悟的观点吧:谦虚不是认为自己很糟糕,而是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状态,忘掉自己的荣誉成就身份,对自己不明白、不擅长的东西虚心学习,对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 尽力的完成,不因为"谦虚"失去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我以前选修的课程,《社交礼仪与口才》里艾跃进教授讲大气里这么讲过:“别人夸赞你的时候你的反应1.“急忙摆手说:哎哟,不行不行,哪有哪有”,2.大方的说:谢谢,还有不足的地方,还需要多学习。这两中方式对比下来你觉得哪种更好呢?”以前的我是1,现在的我想选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必要假谦虚。
说一个和题目2关系不是很大的,俞敏洪谈自卑:一个自卑的人要比一个狂妄的人糟糕的多,因为一个狂妄的人有可能得到原本不属于他的机会,而一个自卑的人很可能失去本来就是他的机会。
结语:言语表达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会表达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很多东西说出来写出来才是你自己的”,我写博客的动力就是这两句话,我觉得以后生活中表达能力挺重要的,所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记录下来,既能分享又能提高自己,挺好的。第一次写博客分享自己的观点,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以后还会更新,临近找工作也会写一些技术博客,也许找工作用得到呢,而且写博客也能很好的整理自己的思路呢,谢谢大家观看。
(想做一个有趣的人,以后行文尽量把自己小幽默的一面发挥出来,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