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1、TCP/IP的四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是: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五层协议则是指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2、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3、OSI的七层协议自上而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4、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这里的进程就是指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应用层协议包括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TMP协议,等等;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

5、运输层: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运输服务;由于一台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因此运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复用就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和复用相反,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6、运输层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7、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段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或简称为数据报;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8、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包组装成;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

9、物理层: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10、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构成帧发送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上交给网络层;在互联网中,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就是IP数据报(数据报、分组或包)。

11、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就构成了一个帧;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即确定帧的界限);帧的数据部分长度上限–最大传送单元MTU

12、透明传输:传送的帧不可能与帧定界控制字符相同,这样的传输就是透明传输;在数据链路层透明传送数据,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差错地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
可以用字节填充法解决透明传输问题,就是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而在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把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

13、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将数据分组,在数据的后面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冗余码

14、传输差错包括帧丢失、帧重复和帧失序;为此,增加了帧编号、确认和重传机制;

15、点对点协议PPP

16、局域网拆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17、CSMA/CD是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18、MAC层的硬件地址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地址字段的6个字节的钱3个字节(即高位24位)是组织唯一标识符OUI(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地址字段的后三个字节(即低位24位)是扩展标识符;用这种方式得到的48位地址称为EUI-48;表示扩展的唯一标识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