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码锅。
2025年的春节刚过,AI领域便迎来一枚“深水炸弹”——微信悄然上线“AI搜索”功能,并接入国产大模型黑马DeepSeek-R1!
这场灰度测试不仅让部分用户提前体验到“深度思考”的智能服务,更标志着微信从“超级应用”向“AI生态平台”的跃迁。
微信如何玩转DeepSeek-R1?
1. 入口与模式
被灰度覆盖的用户,在微信对话框顶部的搜索栏中会看到新增的“AI搜索”入口,点击后可选“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两种模式。
后者依托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提供更全面的答案,甚至整合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生态内容。
2. 能力亮点
深度思考:针对复杂问题,模型会通过长思考生成多角度回答,例如用户提问“如何在微信使用R1模型”时,AI会详细解释测试规则并建议替代方案(如下载腾讯元宝APP)。
数据融合:答案不仅引用全网公开信息,还优先调用微信生态内的权威公众号内容,确保结果更贴合用户需求。
免费开放:当前测试阶段,用户可无限制使用满血版模型,未来是否收费尚未明确。
国产大模型的“突围战”
1. 技术优势
DeepSeek近期因高性价比、开源生态、强推理能力迅速出圈。其R1模型支持联网搜索,且在中文语境下表现优异,甚至因访问量激增导致服务器多次过载。
2. 生态扩张
微信并非唯一接入方。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平台,甚至车企、医疗、金融行业均已宣布合作。腾讯更将DeepSeek一键部署至云服务,开发者3分钟即可调用。
重新定义“搜索”边界
1. 从工具到生态
微信通过整合自有内容(公众号、视频号)与大模型能力,试图将搜索从“信息查询”升级为“智能协作”。例如,用户可直接在搜索结果页转发问答至朋友圈,强化社交场景的即时响应。
2. 挑战与隐忧
功能局限:目前不支持历史问答记录和连续对话,商业化路径也尚不清晰。
隐私保障:腾讯明确表示,AI搜索仅调用公开信息,不涉及用户聊天记录等隐私数据。
用户如何参与测试?
1. 资格获取
需将微信更新至最新版本,若搜索栏未显示“AI搜索”入口,则未被灰度覆盖。可定期检查更新或下载“腾讯元宝”APP抢先体验。
2. 体验建议
尝试复杂问题(如“对比DeepSeek与ChatGPT的优劣”),充分利用“深度思考”模式挖掘模型潜力。
说在后面
微信此次灰度测试,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国产AI生态的一次重要落地。
随着DeepSeek的接入,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或将从“主动搜索”转向“智能协作”。
尚未获得测试资格的用户也不必焦虑——腾讯表示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AI搜索的未来已来。
你的微信上线“AI搜索”了吗?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