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
在使用JDBC做数据库相关功能开发会做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创建连接,关闭连接,把字段逐一映射到属性中。 Hibernate把这一切都封装起来了,使得数据库访问变得轻松而简单,代码也更加容易维护。
特点
1.将对数据库的操作转换为对Java对象的操作,从而简化开发。通过修改一个“持久化”对象的属性从而修改数据库表中对应的记录数据。
2.提供线程和进程两个级别的缓存提升应用程序性能。
3.有丰富的映射方式将Java对象之间的关系转换为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
4.屏蔽不同数据库实现之间的差异。在Hibernate中只需要通过“方言”的形式指定当前使用的数据库,就可以根据底层数据库的实际情况生成适合的SQL语句。
5.非侵入式:Hibernate不要求持久化类实现任何接口或继承任何类,POJO即可。
优点
1.封装了jdbc,简化了很多重复性代码。
2.简化了DAO层编码工作,使开发更对象化了。
3.移植性好,支持各种数据库,如果换个数据库只要在配置文件中变换配置就可以了,不用改变hibernate代码。
4.支持透明持久化,因为hibernate操作的是纯粹的(pojo)java类,没有实现任何接口,没有侵入性。所以说它是一个轻量级框架。
缺点
1.由于对持久层封装过于完整,导致开发人员无法对SQL进行优化,无法灵活使用JDBC的原生SQL,Hibernate封装了JDBC,所以没有JDBC直接访问数据库效率高。要使用数据库的特定优化机制的时候,不适合用Hibernate
2.框架中使用ORM原则,导致配置过于复杂,一旦遇到大型项目,比如300张表以上,配置文件和内容是非常庞大的,另外,DTO满天飞,性能和维护问题随之而来
3.如果项目中各个表中关系复杂,表之间的关系很多,在很多地方把lazy都设置false,会导致数据查询和加载很慢,尤其是级联查询的时候。
4.Hibernate在批量数据处理时有弱势,对于批量的修改,删除,不适合用Hibernate,这也是ORM框架的弱点
Struts2
Struts2是一个基于MVC设计模式的Web应用框架,它本质上相当于一个servlet,在MVC设计模式中,Struts2作为控制器(Controller)来建立模型与视图的数据交互。Struts 2是Struts的下一代产品,是在 struts 1和WebWork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合并的全新的Struts 2框架。
优点
1.实现了MVC模式,层次结构清晰,使程序员只需关注业务逻辑的实现。
2.丰富的标签库,大大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3.Struts2提供丰富的拦截器实现。
4.通过配置文件,就可以掌握整个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5.异常处理机制,只需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异常的映射,即可对异常做相应的处理。
6.Struts2的可扩展性高。Struts2的核心jar包中由一个struts-default.xml文件,在该文件中设置了一些默认的bean,resultType类型,默认拦截器栈等,所有这些默认设置,用户都可以利用配置文件更改,可以更改为自己开发的bean,resulttype等。因此用户开发了插件的话只要很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很容易的和Struts2框架融合,这实现了框架对插件的可插拔的特性。
7.面向切面编程的思想在Strut2中也有了很好的体现。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拦截器的使用,拦截器就是一个一个的小功能单位,用户可以将这些拦截器合并成一个大的拦截器,这个合成的拦截器就像单独的拦截器一样,只要将它配置到一个、Action中就可以。
缺点
(1)Struts2中Action中取得从jsp中传过来的参数时还是有点麻烦。可以为Struts2的Action中的属性配置上Getter和Setter方法,通过默认拦截器,就可以将请求参数设置到这些属性中。如果用这种方式,当请求参数很多时,Action类就会被这些表单属性弄的很臃肿,让人感觉会很乱。还有Action中的属性不但可以用来获得请求参数还可以输出到Jsp中,这样就会更乱。假设从JSP1中获得了参数money=100000,但是这个Action还要输出到JSP2中,但是输出的格式却不同,money=100,000,这样这个Action中的money中的值就变了。
(2) 校验还是感觉比较繁琐,感觉太烦乱,也太细化了,如果校验出错的只能给用户提示一些信息。如果有多个字段,每个字段出错时返回到不同的画面,这个功能在Strut2框架下借助框架提供的校验逻辑就不容易实现。
(3) 安全性有待提高。Struts2曝出2个高危安全漏洞,一个是使用缩写的导航参数前缀时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另一个是使用缩写的重定向参数前缀时的开放式重定向漏洞。这些漏洞可使黑客取得网站服务器的“最高权限”,从而使企业服务器变成黑客手中的“肉鸡”。
Spring
Spring是一个基于IOC和AOP的结构J2EE系统的框架
IOC 反转控制 是Spring的基础,Inversion Of Control
简单说就是创建对象由以前的程序员自己new 构造方法来调用,变成了交由Spring创建对象
DI 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 简单地说就是拿到的对象的属性,已经被注入好相关值了,直接使用即可。
优点
1.JAVA EE应该更加容易使用。
2.面向对象的设计比任何实现技术(比如JAVA EE)都重要。
3.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类编程。Spring将使用接口的复杂度降低到零。(面向接口编程有哪些复杂度?)
4.代码应该易于测试。Spring框架会帮助你,使代码的测试更加简单。
5.JavaBean提供了应用程序配置的最好方法。
6.在Java中,已检查异常(Checked exception)被过度使用。框架不应该迫使你捕获不能恢复的异常。
缺点
1. 中断了应用程序的逻辑,使代码变得不完整,不直观。此时单从Source无法完全把握应用的所有行为。
2. 将原本应该代码化的逻辑配置化,增加了出错的机会以及额外的负担。
3. 时光倒退,失去了IDE的支持。在目前IDE功能日益强大的时代,以往代码重构等让人头痛的举动越来越容易。而且IDE还提供了诸多强大的辅助功能,使得编程的门槛降低很多。通常来说,维护代码要比维护配置文件,或者配置文件+代码的混合体要容易的多。
4. 调试阶段不直观,后期的bug对应阶段,不容易判断问题所在
Mybatis
MyBatis 是一款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它支持定制化 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MyBatis 避免了几乎所有的 JDBC 代码和手动设置参数以及获取结果集。MyBatis 可以使用简单的 XML 或注解来配置和映射原生信息,将接口和 Java 的 POJOs(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普通的 Java对象)映射成数据库中的记录
优点
1.便于维护管理,不用在java代码中找这些语句
2.用标签代替编写逻辑代码
3.保证名称相同,配置好映射关系即可自动映射或者,不配置映射关系,通过配置列名=字段名也可完成自动映射
4.接近JDBC,比较灵活
缺点
1. JDBC方式可以用用打断点的方式调试,但是Mybatis不能,需要通过log4j日志输出日志信息帮助调试,然后在配置文件中修改
2.拼接复杂SQL语句时,没有代码灵活,拼写比较复杂。不要使用变通的手段来应对这种复杂的语句
3.对开发人员所写的SQL依赖很强
4.对SQL语句依赖程度很高;并且属于半自动,数据库移植比较麻烦,比如mysql数据库编程Oracle数据库,部分的sql语句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