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付国)Python 学习笔记---Python函数设计与使用(1)

本文介绍了Python函数的定义、形参与实参的区别、参数类型以及默认值参数的使用。强调了函数设计应减少副作用,提高内聚性,降低耦合性。还探讨了在函数内部修改可变序列参数时对实参的影响,并提醒了默认值参数可能导致的逻辑错误及其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5.1 函数定义

  • 将可能需要反复执行的代码封装为函数,并在需要该功能的地方进行调用,不仅可以实现代码复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代码的一致性,只需要修改该函数代码,所有调用均会受影响。
  • 设计函数时,应该注意提高模块的内聚性,同时降低模块之间的隐式耦合(就是规函数之间只是通过模块之间建立联系)
  •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往往会把一些通用的函数封装到一个模块中,并把这个通用模块文件放到顶层文件夹中,这样更方便管理。
  • 在编写函数时,应尽量减少副作用,尽量不要修改参数本身,不要修改除返回值以外的其他内容。
  • 应充分利用Python函数式编程的特点,让自己定义的函数尽量符合纯函数式编程的要求,例如保证线程安全、可以并行运行等等(充分发挥计算机多核的性能)。

函数定义语法:
def 函数名([参数列表]):
▢‘’‘注释’‘’
▢函数体

  • 注意事项:
    1.函数形参不需要声明其类型,也不需要指定函数返回值类型
    2.即使该函数不需要接受任何参数,也必须保留一对空的圆括号
    3.括号后面的冒号必不可少
    4.函数体相对于def关键字必须保持一定的空格缩进
    5.Python允许嵌套定义函数(尽量避免嵌套)

  • 生成斐波那契数列的函数定义和调用

>>> def fib(n):
...     a,b = 0,1
...     while a<n:
...             print(a,end = ' ')
...             a,b = b,a+b
...     print()
...
>>> fib(100)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
>>>
>>> def fib(n):
...     a,b = 1,1
...     while a<n:
...             print(a,end = ' ')
...             a,b = b,a+b
...     print()
...
>>> fib(10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 Python是一种高级的动态编程语言,变量类型是可以随时改变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