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
工作原理: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合,也称作训练样本集,并且样本集中每个数据都存在标签,即样本集中每一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数据(最邻近)的分类标签。
如图所示:
如果K=3,绿色圆点的最近的3个邻居是2个红色小三角形和1个蓝色小正方形,少数从属于多数,基于统计的方法,判定绿色的这个待分类点属于红色的三角形一类。
如果K=5,绿色圆点的最近的5个邻居是2个红色三角形和3个蓝色的正方形,还是少数从属于多数,基于统计的方法,判定绿色的这个待分类点属于蓝色的正方形一类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适用数据范围:数值型和标称型
计算公式:欧式距离公式
import operator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matplotlib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createDateSet():
group=array([[1.0,1.1],[1.0,1.0],[0,0],[0,0.1]])
labels=['A','A','B','B']
return group,labels
group,labels=createDateSet()
def 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 #分类函数
dataSetSize=dataSet.shape[0]
diffMat=tile(inX,(dataSet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