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andra 存储原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Cassandra的存储原理,包括数据一致性维护的4种技术:逆熵、读修复、提示移交和分布式删除。此外,还讨论了Cassandra的节点分配、存储机制、一致性水平、写入与查询流程、以及数据删除和SSTable压缩的过程,深入理解Cassandra的数据管理和操作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参考:http://my.oschina.net/jsycwangwei/blog/420257
1 Cassandra 通过4个技术来维护数据的最终一致性,分别为逆熵(Anti-Entropy),读修复(Read Repair),提示移交(Hinted Handoff)和分布式删除。
逆熵:节点间定期检查数据一致性,使用markle tree,markle tree是hash树,叶节点是key的hash值,父节点是所有子节点值的hash值,只要root节点相同,则说明所有叶子节点相同
读修复:客户端读取某条数据时会返回数据并后台同步各节点数据保证一致,根据一致性要求 ONE(先返回一条再同步,可能不一致) QUORUM(读取超过一般副本后再返回) ALL(全部同步后再返回 最准确)
提示移交: keyA按照规则应该写入node1,然后复制到node2 node3,加入node1宕机,会封装一个带有hint的头部写入node4 然后复制给node2 node3,node1上线后会自动写入node1
分布式删除:删除时只对目标数据打一个删除标记的hint,定期对标记此hint的对象垃圾回收
2 cassandra每个节点分配多个token(从生产查询到 nodetool -host ip ring),通过一致性hash把数据分配到不同的token上
3 存储机制:借鉴bigtalbe设计,hbase和cassandra都是先记录日志 commit log,然后写入列族对应的内存Memtable,数据量达到块大小时写入SStable,因为内存中数据是按照key排序好的,所以cassandra只有顺序写入,没有随机写入,降低了对存储系统压力
4 num_tokens 每个节点上的虚拟节点(即在hash环中一个物理主机对应多个虚拟节点)个数,为了一致性hash时更加平衡
5 Consistency Level 是客户端连接数据库时的配置
  replicationFactor 写入数据时的副本个数
  以上配置一般是在java客户端程序的配置文件中
6 客户端连接数据库时只要根据配置连上一台就停止连接,因为每台主机都存储集群所有节点的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