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4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用 RESTful API + CDN 把数据“像静态资源一样”高速分发:原理、方案与落地细节
本文系统介绍了如何利用RESTful API结合CDN实现数据的静态化高速分发方案。通过将API响应视为可缓存的静态资源,利用CDN实现全国/全球节点的就近分发,显著降低延迟和回源压力。方案特别适用于读多写少、变化不频繁的数据场景。文章详细阐述了CDN工作机制、路径设计、缓存规则配置、两种刷新策略(主动刷新与闪电缓存),以及源站HTTP缓存头的配合设置。同时提供了内网环境下的Nginx反向代理替代方案,并给出端到端流程图、适用场景判断及工程化最佳实践清单。
2025-11-01 20:03:07
811
原创 分布式任务调度的优先级设计:用消息队列做“优先级队列”,一次到位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分布式任务调度优先级设计方案。通过利用RabbitMQ、RocketMQ等消息队列内置的优先级功能,实现高优先级任务优先调度、同级任务公平FIFO处理。方案采用单一业务交换机和启用优先级的队列,通过设置消息优先级属性(x-max-priority)实现任务分级。在消费端通过手动ACK/NACK机制、预取控制(prefetch=1)和幂等处理(taskId去重)确保消息可靠消费,同时支持消费者动态扩容。文章还指出优先级只在队列积压时生效的特点,并建议设置合理优先级档位
2025-11-01 20:01:37
1015
原创 四大主流数据库的数据变更感知(CDC)实战指南:MySQL、PostgreSQL、MongoDB、Redis
本文系统介绍了分布式架构中四种数据库(MySQL、PostgreSQL、Redis、MongoDB)的数据变更感知(CDC)实现方案。MySQL基于Binlog的RBR模式,PostgreSQL通过WAL逻辑复制槽,MongoDB使用官方Change Streams,Redis则依赖有限的Keyspace通知功能。文章详细对比了各方案优缺点,并提出了通用工程化实践,包括全量+增量同步、断点续传、事件幂等处理等。建议将权威数据源CDC与消息总线结合构建平台化方案,同时指出Redis仅适合作为辅助缓存联动。
2025-11-01 19:59:21
818
原创 Redis布隆过滤器在Springboot中的两种实现方式(含具体工具类)
布隆过滤器是一种高效的空间优化数据结构,适用于高并发场景下的去重判断(如幂等校验、反爬限流等)。本文介绍了两种实现方案: Redisson封装方案:通过RBloomFilter提供开箱即用的API,适合快速集成,支持动态初始化,但需注意集群拓扑和键管理。 Redis位图自实现方案:基于SETBIT/GETBIT和MurmurHash,灵活可控且跨语言兼容,但需自行维护哈希参数和位图扩容。 两种方案均需关注误判率、内存开销及工程化问题(如分桶策略、监控和参数一致性)。
2025-09-21 18:01:14
1195
原创 Spring Boot 2.7+/3.x 全新自动装配机制实战:从 `spring.factories` 到 `AutoConfiguration.imports`
本文介绍了Spring Boot 2.7及3.x后新的自动装配方式,通过自研HTTP客户端工具RestTools的完整场景演示。主要内容包括:新旧方案对比(从spring.factories到AutoConfiguration.imports文件),使用者"即插即用"的三步操作,Starter核心实现(业务类+自动装配类+资源文件),条件装配机制与可观测性,模块化打包建议,以及验证方法和常见问题。新方案具有启动更快、顺序明确、AOT友好等优势,文章提供了从开发到落地的完整指导清单。
2025-09-21 08:56:35
995
原创 Spring Cloud Alibaba 还是 K8s?一份“说人话、重实战”的选型与落地指南
Kubernetes(K8s)作为微服务基座正成为主流趋势,相比Spring Cloud Alibaba(SCA),K8s具备更稳定的生态、更丰富的功能覆盖(如服务发现、弹性伸缩、灰度发布等)和更低的供应商绑定风险。SCA部分组件(如Sentinel)仍可保留,但通用能力应下沉到K8s平台层以提升标准化。迁移路径建议从容器化、基础观测和灰度发布入手,逐步引入HPA、Service Mesh等能力,同时需平衡学习曲线和资源成本。核心原则:优先利用K8s原生能力,避免重复建设中台组件。
2025-09-21 08:56:01
1135
原创 主流微服务六大架构设计模式:场景、优缺点、取舍与落地
本文系统梳理了六种主流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聚合器、代理、链式调用、并行调用、路由分支和异步消息。针对每种模式,详细解析了其设计思路、适用场景、优劣势及落地要点,并提供了选型速记表。文章强调模式组合应用的重要性,指出需根据一致性、延迟、可用性等核心需求进行场景化选择,同时配套幂等、降级、观测等治理措施。最后总结了常见反模式,提醒避免架构设计中的典型陷阱,帮助开发者在微服务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
2025-09-21 08:54:57
1059
原创 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如何为你的产品做出正确架构选择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架构各具特点,需根据业务场景权衡选择。中心化架构(如MySQL主从)心智负担低、易治理,但存在单点风险;去中心化架构(如Redis Cluster)扩展性强、吞吐高,但治理复杂。ShardingSphere展示了两种思路的实践:Proxy作为中心化门面简化接入,JDBC以去中心化嵌入提升性能。决策时需考虑流量规模、数据模型、团队能力等因素,通常业务平面趋向去中心化,控制平面保持适度中心化。合理组合两种架构,配合治理工具和演练机制,才能构建可持续的系统。
2025-09-21 08:54:04
754
原创 “门面化”不是玄学:从 SLF4J 到网关的工程化实践与取舍
门面模式(Facade)通过统一接口屏蔽内部实现差异,核心价值在于解耦调用方与实现方,典型应用包括日志门面(SLF4J)、数据访问门面(JPA)、分布式锁门面(Lock4j)等。其优势体现在可替换性、统一治理、生态标准化,但也需权衡设计成本、灵活性损失与性能开销。设计时需关注领域模型抽象、SPI扩展机制、性能旁路方案,并平衡通用性与后端特性。适用场景为多实现频繁演进或需统一治理的模块,而强依赖特定功能或极致性能的场景需谨慎使用。
2025-09-21 08:53:28
619
原创 用 Top-K 把“海量重复数据统计”做轻做准:从 ZSET 到 Redis Stack 的工程化实践
本文系统介绍了Top-K概率数据结构及其在Redis Stack中的实现,用于高效解决海量数据下的热点统计问题。相比精确计数的ZSET,Top-K通过牺牲少量精度,以更低的内存和计算成本,在十亿级数据中快速识别高频元素。文章详细解析了Redis Stack中TOPK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参数调优(K、width、depth、decay)及工程落地建议,强调在合理配置下可实现接近精确结果。典型应用场景包括DDoS防护、社交热点追踪等,并提供了与ZSET混合架构的最佳实践,帮助开发者在准确性与资源效率间取得平衡。
2025-09-20 08:58:19
1120
原创 架构稳定性八项军规:从“五个九”到落地细节
本文总结了八条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实践建议:1)通过入口代理、消息队列和读写分离实现充分解耦;2)采用资源隔离、限流熔断等机制防止级联故障;3)设置功能开关和数据兜底实现可控降级;4)部署多副本多可用区架构确保高可用;5)运用幂等设计、事务补偿保障数据可靠性;6)建立完善的指标-日志-追踪观测体系;7)采用灰度发布、兼容变更等安全发布策略;8)通过全链路压测和混沌工程验证系统韧性。文章强调稳定性需要从架构设计到运维流程形成体系化保障,并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提供一致性/可用性取舍指导。
2025-09-20 08:57:39
1063
原创 用 OpenAPI 打造“接口即契约”:让 RESTful API 与代码、文档始终一致
本文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OpenAPI(OAS)实现API优先开发,确保接口文档与代码实现长期一致。详细介绍了OpenAPI规范作为单一事实来源的价值,以及Swagger生态和springdoc-openapi在Spring Boot中的应用。重点提出了将接口定义与业务实现分离的工程实践,包括独立契约模块、注解驱动开发、自动生成文档和SDK等方案。同时强调通过工程治理手段(如SonarQube规则、语义化版本)保障一致性,并提供了完整的团队协作流程建议,包括契约设计、文档生成和服务实现三个阶段。
2025-09-20 08:56:56
1172
原创 一文讲透 CAP 与 PACELC:在“有无分区”两种世界里做对架构取舍
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一致性与可用性权衡 本文系统阐述了CAP定理的局限及其扩展理论PACELC。CAP定理仅在网络分区发生时要求一致性与可用性二选一,而PACELC进一步提出:无分区时需在一致性(C)与延迟(L)间权衡。文章详细解析了两者的应用场景,并通过Redis、MongoDB等实例说明不同配置如何影响系统行为(如Redis偏向PA/EL,MongoDB可配置为PC/EC)。工程实践中,需以超时阈值判定"有效分区",并根据业务需求选择象限:金融场景倾向PC/EC,社交场景可接受P
2025-09-20 08:56:04
1067
原创 工作流引擎 vs 规则引擎:到底有何不同,如何配合落地
工作流引擎与规则引擎是提升业务效率的两大工具。工作流引擎专注于跨阶段的流程编排与状态管理,适合结构化的业务流程;规则引擎则处理单节点内的复杂业务规则,适合频繁变化的决策场景。两者可相互整合,工作流的分支判定可由规则引擎驱动。关键差异在于工作流关注流转协同,规则引擎专注逻辑计算。工程实践中需重视版本管理、审计追踪和测试体系。选型时应根据业务需求决定:跨阶段协同选工作流,复杂规则判定选规则引擎,二者常配合使用以实现业务流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025-09-20 08:55:18
1081
原创 Redis 为什么也会“慢”?——12 类常见成因与对症方案(含排查清单)
Redis性能下降的12个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案:Redis虽然是高性能内存数据库,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变慢。本文总结了12类常见原因,分为Redis自身和运行环境两大类别: Redis自身问题: 复杂命令阻塞(如KEYS、大集合操作)- 改用SCAN或预计算 大Key问题 - 拆分、压缩或异步删除 集中过期 - 增加TTL随机性 AOF压力 - 优化刷盘策略 fork/COW开销 - 控制实例内存规模 内存碎片 - 开启主动整理 CPU亲和性 - 合理绑核 运行环境问题。
2025-09-20 08:54:27
709
原创 超大规模长连接的高可用设计:两阶段、三组件与可落地的故障处置
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大规模长连接接入的高可用架构方案。该方案采用两阶段流程:初始化阶段通过应用网关获取最优接入点,建链阶段由接入网关建立长连接并维护粘性路由。系统由三大组件构成:应用网关负责服务发现,接入网关管理长连接路由,无状态应用服务处理业务逻辑。方案通过Token机制保证路由粘性,配合注册中心和健康检查实现故障自愈,支持水平扩展和渐进式迁移。文章详细阐述了关键故障场景处理、系统优化要点和运维策略,强调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支持十万级连接规模。该方案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管理等需要大规模长连接接入的场景。
2025-09-19 12:28:07
782
原创 基于 MyBatis-Plus 3.4.1+ 的动态数据权限落地方案(含完整示例与最佳实践)
数据权限动态拦截实现方案 本文介绍基于MyBatis-Plus实现数据权限的动态拦截方案。核心通过单独的认证授权中心维护数据权限元信息,业务服务获取后存入线程上下文。MyBatis-Plus的数据权限插件会动态拦截SQL,将权限条件自动注入WHERE子句中。关键实现包括:1)使用ThreadLocal存储权限上下文;2)自定义DataPermissionHandler实现条件拼接;3)配置DataPermissionInterceptor拦截器。该方案支持多租户、部门等多维度数据隔离,业务代码无需修改SQL
2025-09-19 12:27:07
869
原创 别把 Redis 只当“分布式缓存”
Redis除了作为缓存,还能胜任分布式锁、发布订阅、原子脚本、内存计算引擎等多种关键角色。本文详细解析了Redis在生产环境中的非缓存用法,包括分布式锁的实现与Redlock争议、Pub/Sub与Streams的适用场景、Lua脚本的原子操作、ZSET/Bitmap等数据结构的特殊用途,以及全文检索和分布式ID生成等方案。同时提供了工程落地建议和常见踩坑提示,强调需根据业务场景权衡一致性、延迟和成本,优先选择成熟实现方案。
2025-09-19 12:25:37
827
原创 etcd:为何成为分布式协调的“首选底座”
etcd是一款专为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强一致键值存储,核心定位为分布式协调与配置管理基础设施。它因成为Kubernetes默认存储而广泛流行,具有监听机制、租约、分布式锁等关键能力。etcd采用Raft算法保证CP特性,通过WAL+快照机制实现高效恢复。相比ZooKeeper,etcd数据模型更简单,接口更友好,性能更优。它适用于服务发现、配置管理等协调场景,但不适合海量数据存储。典型实践包括控制奇数节点规模、定期压缩数据、绑定租约防死锁等。选择etcd主要因其功能对口、强一致保证和易用性优势。
2025-09-19 12:25:01
938
原创 高并发下如何避免“线程爆炸”:从 BIO/NIO/AIO 到实战调优全指南
线程爆炸风险与优化方案 摘要: 线程爆炸是指并发连接增加导致线程数线性增长,引发系统性能问题。其根源在于网络I/O模型选择:BIO采用1:1线程-连接模式,极易引发线程爆炸;NIO通过Selector轮询实现多路复用,以少量线程支撑大量连接;AIO虽效率高但平台兼容性差。生产环境推荐优先使用NIO,配合线程池隔离、连接池优化等策略。关键优化措施包括:显式配置NIO协议、合理设置线程池参数、业务线程与I/O线程分离、设置超时与熔断机制等。排查线程爆炸需关注线程数曲线、线程堆栈和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2025-09-19 12:24:08
958
原创 用正则把“跨行应用日志”吃干抹净:从思路到可落地代码
本文针对跨行日志解析难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日志由固定格式的头部和不定行数的正文组成,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区分相邻日志条目。文章提供了两种正则匹配方案:推荐使用单次匹配的"路线A",通过严格头部识别和前瞻断言精准捕获;也可采用两阶段解析的"路线B"。重点给出了支持命名分组的Java正则表达式,解决了转义字符处理问题,并附有可直接运行的代码示例。方案通过精确时间戳识别、非贪婪匹配和边界处理,有效避免了常见误匹配问题,实现了日志字段的准确提取和多行正文的完整捕获。
2025-09-19 12:23:25
990
原创 中小团队可落地的海量数据异地多活架构(低成本、易理解、能上线)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可用区分片的数据库架构方案,旨在解决海量数据存储与异地多活的需求。核心思路是将数据按规则分片并部署到不同可用区,通过路由服务实现读写请求的智能分发。方案采用一主多从结构和VIP漂移保障单可用区高可用,结合降级读、熔断写策略实现跨区容灾。同时引入CDC数据总线构建廉价备份库,为极端故障提供兜底能力。该方案通过路由服务封装扩缩容复杂度,使业务无感知,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同时实现横向扩展和异地容灾,适用于需要处理百亿级数据的业务场景。
2025-09-18 10:26:28
795
原创 一张图吃透 MapReduce:原理、流程、关键组件与工程实践
MapReduce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通过Map和Reduce两个阶段实现大规模数据处理。Map阶段将输入数据转换为键值对,Reduce阶段对相同键的值进行聚合。系统自动完成数据分区、排序、跨节点传输等复杂流程。以商品销量统计为例,Map阶段将订单数据转为(商品ID,1)键值对,Reduce阶段对相同商品ID的计数求和。关键组件包括Mapper、Combiner、Partitioner和Reducer等。MapReduce适合离线批处理,但相比Spark等内存计算引擎性能较低。
2025-09-18 10:25:24
1199
原创 分布式“脑裂”全解析:成因、危害与工程级防治方案
脑裂是分布式系统中因网络分区导致同一集群出现多个写入节点的严重问题,会引发数据不一致。主流解决方案包括:1)法定人数+监控节点机制,通过停写保证一致性;2)基于Paxos/Raft的多数派选举算法,确保只有多数派一侧可写入。工程实践中需结合奇数节点部署、单主写入、幂等设计等多重防护措施,并定期演练。关键在于根据业务需求平衡一致性与可用性,通过系统设计、部署拓扑和业务兜底构建立体防护体系。
2025-09-18 10:24:42
1419
原创 Redis Stack 与 RediSearch 全文检索实战:从入门到进阶
Redis全文检索方案RediSearch的技术解析 摘要:RediSearch是Redis生态中的全文检索与二级索引模块,作为Redis Stack套件的一部分,提供内存级高性能检索能力。它支持JSON文档索引,通过FT.CREATE命令建立包含TEXT、NUMERIC、TAG和VECTOR四种字段类型的索引结构,可实现全文搜索、数值区间过滤、标签分类和向量相似度检索等功能。RediSearch与RedisJSON协同工作,直接在Redis上完成数据存储与检索,减少系统复杂度。
2025-09-18 08:05:18
1518
原创 有状态应用 vs 无状态应用:如何选择与如何设计(含三种转型路径)
有状态和无状态应用的核心区别在于数据存储方式。有状态应用将数据保存在本地实例,实现低延迟但难以扩展;无状态应用将数据外置到共享存储或由客户端携带,便于扩展但增加访问成本。有状态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如游戏),无状态适合互联网服务等需要弹性伸缩的场景。工程实践提供三种改造方案:状态复制(强一致)、状态后置共享(Redis/DB)和状态前置(客户端携带),需根据延迟需求、安全等级等综合选型。关键要平衡性能、扩展性和一致性,并做好负载均衡、缓存策略等配套设计。
2025-09-18 08:04:27
960
原创 CentOS 7 停服之后,如何稳妥选型与迁移?——一份给工程师与架构师的实战指南
CentOS 7已停止维护,替代方案主要有四类:RHEL商业版、RHEL社区克隆版(如Rocky Linux)、云厂商优化版(如Amazon Linux)和Debian/Ubuntu生态,国内用户还可考虑信创系统(如openEuler)。CentOS Stream不适合生产环境,建议用于开发测试。迁移时应先评估风险,采取小步验证和灰度迁移策略,避免直接升级带来的停机风险。优先选择新装系统并迁移数据,而非原地跨版本升级。注意不同发行版的包管理、内核和库差异,确保兼容性和安全性。
2025-09-18 08:03:05
1338
原创 六种主流 API 风格全解:SOAP、RESTful、GraphQL、RPC/gRPC、WebSocket、WebHook
本文概述了五种常见的Web服务通信技术及其特点: SOAP:基于XML的传统协议,规范完备但笨重,适用于遗留系统。 RESTful:基于HTTP的轻量级架构,简单易用但缺乏统一标准,适合大多数Web应用。 GraphQL:声明式查询语言,支持精准数据获取,但需注意性能优化。 gRPC:高性能RPC框架,适合内部微服务通信,但对外集成门槛较高。 WebSocket:支持全双工实时通信,适用于聊天、推送等场景。 每种技术各有优劣,开发者需根据场景选择合适方案。
2025-09-17 19:26:45
1620
原创 深入理解 JDK 21 与虚拟线程
JDK 21正式引入虚拟线程特性,为Java并发编程带来重大革新。虚拟线程是轻量级的JVM管理线程,相比传统平台线程具有内存占用小、创建成本低、调度高效等优势,特别适合IO密集型场景。它通过自动让出阻塞线程实现高并发,可支持百万级并发,同时保持低资源消耗。开发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创建虚拟线程,并与平台线程混合使用。虚拟线程不会取代平台线程,而是作为高性能并发方案的补充,使Java在高并发场景下表现更出色,同时降低开发复杂度。
2025-09-17 19:26:08
930
原创 为什么在 Vite + TypeScript 项目中要配置两遍路径别名(解决@路径名失效问题)
在Vite+TypeScript项目中,路径别名需在vite.config.ts和tsconfig.json中分别配置,原因如下: Vite/Rollup需通过resolve.alias解析打包路径,否则会报模块找不到错误; TypeScript/IDE依赖compilerOptions.paths提供类型检查和代码跳转支持。仅配置一方会导致开发或打包失败。最佳实践是将别名抽离为共享配置文件(如alias.config.ts),确保两边同步,避免维护不一致。两者独立工作,因此必须重复定义。
2025-09-17 19:25:35
532
原创 Redis 分布式锁与 Spring 事务:一个隐藏的坑,“看门狗”为啥不起作用?
在高并发积分业务场景中,使用Redis分布式锁和Spring事务时,存在一个关键问题:锁释放早于事务提交。当线程A释放锁但事务未提交时,线程B可能读取到旧数据,导致并发安全失效。Redisson的看门狗机制只能保证锁不超时,无法解决事务提交滞后问题。正确做法是在事务外层获取锁,并通过TransactionSynchronizationManager确保锁在事务提交后释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并发安全和数据一致性。核心要点:锁的生命周期必须覆盖整个事务过程。
2025-08-31 21:16:28
1506
原创 冷热分离定时任务如何防止长时间同步导致的多次调用问题
冷热分离定时任务中,单纯依赖分布式锁可能导致长时间同步时的重复执行问题。本文提出分布式锁+幂等标志位双重保障方案:通过Redis存储当天日期作为标志位,确保同一天只执行一次任务。即使锁提前释放,其他线程检查到标志位后也会跳过执行,有效避免数据重复同步和消息重复发送。该方案兼顾并发控制和幂等性,适用于需要精准执行次数的定时任务场景。
2025-08-29 16:59:39
865
原创 多线程批量修改数据库的并发控制解决方案详解
本文介绍了三种处理高并发批量数据更新的方案: 整体加锁:通过本地线程锁或分布式锁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执行更新,实现简单但性能较差,适合高一致性要求的场景。 Redis Set:利用Redis细粒度锁管理批量数据,平衡性能与一致性,适用于分布式系统和中等冲突场景。 乐观锁:基于数据库版本号实现无锁更新,性能最佳但冲突时需重试,适合低冲突、大批量场景。 总结:方案选择需权衡并发度、一致性和性能,高一致性用大锁,分布式系统用Redis,低冲突场景优先乐观锁,实践中可组合使用优化效果。
2025-08-19 20:52:29
835
原创 Kafka的幂等性对多机部署有效吗?深入剖析 Kafka 生产者幂等性:原理、实现与局限
Kafka 在分布式系统中扮演着核心消息中间件的角色,尤其适合高并发、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场景。然而,消息发送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网络抖动、请求超时、生产者重试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消息重复或丢失。为了提升可靠性,Kafka 在 0.11 版本中引入了 **幂等生产者(Idempotent Producer)** 功能。幂等性机制解决了单个生产者因重试导致的消息重复问题,但它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尤其需要注意:幂等性只针对单个生产者的消息生效,无法解决多个生产者实例重复发送同一条消息的问题。
2025-08-19 16:48:30
1017
原创 幂等 Key 的来源与设计:从调用方到分模块业务的全面解析
本文系统讲解了分布式系统中幂等Key的设计与实践。幂等Key作为业务事件的唯一标识符,是保证操作执行一致性的核心机制。文章分析了三种生成方式(调用方、服务端、中间件)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针对用户行为、电商交易、消息通知、资金类等模块提出了具体设计思路。最佳实践包括调用方优先生成、服务端兜底、存储层去重等方案,同时指出了时间戳作Key、纯参数Hash等常见误区。总结强调幂等Key应由最了解业务的一方提供,通常由调用方生成、服务端校验,需结合业务特点分模块设计。
2025-08-19 16:39:41
949
原创 本地消息表/失败重试表在多机部署下防止重复发送的完整解决方案(从阻塞到分布式锁到乐观锁)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环境下消息重复投递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由于MQ生产者采用异步回调机制,多节点并发查询时可能重复发送同一条消息。传统方案结合分布式锁与中间状态(SENDING),通过原子更新确保单节点独占发送权,并在回调中更新最终状态。纯乐观锁方案则依赖数据库条件更新实现无锁抢占。两种方法均能避免重复投递,但需权衡锁开销与数据库压力。关键点在于通过状态机转换保证消息处理的幂等性。
2025-08-18 21:33:42
1359
原创 Kafka 消息可靠性解析:`acks=all` 与异常捕获的关系
本文深入解析Kafka消息可靠投递机制,重点探讨acks参数与异常捕获的关系。核心观点包括:1)acks=all仅保证消息写入多副本后的高可靠性,不保证"一定成功";2)异常捕获是应用层感知发送结果的唯一方式;3)两者协同工作,acks决定成功标准,异常捕获反馈执行结果。生产环境推荐配置acks=all+幂等性+重试机制+失败兜底,才能实现最终必达。文章通过流程分析、对比表格和代码示例,系统阐述了如何构建可靠的Kafka消息投递方案。
2025-08-18 14:55:11
804
原创 Spring Retry + Redis Watch 实现高并发下的乐观锁控制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并发场景下的轻量级乐观锁策略,结合Spring Retry和Redis的WATCH命令实现。相比传统悲观锁,该方案通过事后验证机制提升并发性能,避免串行化处理带来的性能瓶颈。文章分析了悲观锁的性能问题,对比了Lua脚本的局限性,详细讲解了Redis WATCH+MULTI+EXEC的乐观锁机制,并演示如何与Spring Retry集成实现自动重试。该方案具有开发友好、性能优异、支持混合事务等优势,适用于需要平衡一致性与性能的高并发场景,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锁优化思路。
2025-08-18 11:13:14
486
原创 基于 Redis Bitmap 的海量数据迁移校验方案详解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Redis Bitmap的海量数据迁移校验方案。该方案通过构建上游发送和下游接收的位图,利用Redis的位运算特性实现高效比对,特别适用于十亿级以上数据迁移场景。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分段分区策略降低内存压力,通过异或运算快速定位未同步数据,建立异常监控与报警机制。该方案具有高性能、低内存消耗、高可控性等优势,可有效解决异构系统间异步数据同步的完整性问题,为大数据迁移提供可靠保障。
2025-08-18 11:11:41
555
原创 RabbitMQ 消息可靠投递:阻塞等待 Ack 可行吗?
RabbitMQ可靠投递需确保Exchange和Queue双重确认。通过Publisher Confirm机制(ConfirmCallback+ReturnCallback)实现消息到达确认,结合阻塞等待或异步补偿提高可靠性。关键实践包括:发送前消息入库生成唯一ID,设置CorrelationData用于补偿,合理选择阻塞/异步策略。队列积压不影响Ack返回,但必须配置Mandatory=true接收路由失败通知。最终通过入库补偿+线程池重试,实现高可靠消息投递。(150字)
2025-08-17 16:49:10
1276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