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缀式、后缀式、前缀式的定义
中缀式
是一个通用的算术或逻辑公式表示方法, 操作符是以中缀形式处于操作数的中间(例:3 + 4),中缀表达式是人们常用的算术表示方法。
后缀式
逆波兰式,这种表示方式把运算符写在运算对象的后面,例如,把a+b写成ab+,所以也称为后缀式。这种表示法的优点是根据运算对象和算符的出现次序进行计算,不需要使用括号,也便于用械实现求值。
前缀式
波兰式,前缀表达式是一种没有括号的算术表达式,与中缀表达式不同的是,其将运算符写在前面,操作数写在后面。例如,- 1 + 2 3,它等价于1-(2+3)。
中缀式转化为后缀式、前缀式
中缀式转化为后缀式
方法一 :二叉树法
中缀式可以通过构造二叉树,并且后序遍历二叉树的方法求得后缀式,方法如下:
- 找到中缀式中最后运算的运算符作为二叉树的根节点;
- 将1中运算符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构造二叉树作为1中节点 的左右子树。如果式子中只剩下一个操作数,则将操作数作为叶子节点,如果式子中含有操作数和运算符,则利用1、2讲述的方法继续往下生成左右子树。直到所有叶节点均为操作数为止;
- 将得到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即可得到原中缀式的后缀式。
以中缀式 (1+2) * 3+2 * 1 为例示意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