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v非阻塞接收,recv返回的ret通常有3种情况,ret = 0 / ret < 0(即-1) /ret > 0
ret > 0 是正常接收到字节数
关键是ret == 0 和 ret == -1这两种情况要不要分开写还是统一考虑
需要说明的是,当ret = -1时,说明发生了错误,错误号保存在errno中,通过errno可以分析出错误原因。但是,对于errno为EAGAIN (EWOULDBLOCK) 和 EINTR 的这两个情况,是不需要处理的,继续调用recv。除了这两种情况的其他errno,都是要处理的。
同样的 ret = 0,说明connection disconnected。这种情况是要处理的。但是此时的errno并没有被设置,ret = 0是不会修改errno的值的。即errno还是上一次的errno
于是有如下代码
ret = ::recv(socketfd, buff_ + recv_len, BUFFER_SIZE - recv_len, MSG_DONTWAIT);
if (ret == -1 || ret == 0)
{
if (errno != EAGAIN && errno != EWOULDBLOCK && errno != EINTR)
{
// 处理错误
}
// 结束不处理错误
}
else
{
// 处理ret > 0
}
上面这段代码是有问题的
先说明一下结论
ret = 0 和 ret = -1要分开写
if (ret == 0)
{
// 必须处理错误
}
else if (ret == -1)
{
if (errno != EAGAIN && errno != EWOULDBLOCK && errno != EINTR)
{
// 处理错误
}
// 结束不处理错误
}
else
{
// 处理 ret > 0
}
对比一下。有一种情况是发生过errno为EAGAIN(很常见,因为是非阻塞recv)。后来又发生ret =0,errno就是上一次的EAGAIN。第一份代码中就会直接不处理错误了。
但是对于阻塞的recv就不需要判断这个,因为阻塞的recv是不会发生E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