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初始化

本文详细介绍Linux系统下的各种实用操作,包括软件安装、免密登录、文件拷贝、系统语言设置、静态IP配置、防火墙管理、MAC地址更改、用户名修改及YUM命令详解,适合初学者和系统管理员参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上传文件软件 lrzsz安装

yum -y install lrzsz

免密登录和服务器间文件拷贝

//在 node-1 机器上生成密文
ssh-keygen -t rsa 
[dsa] 按四下回车
生成密钥文件和私钥文件 id_rsa,id_rsa.pub
//ssh-copy-id将密钥发送到指定ip
ssh-copy-id node-2
//将某台服务启下某个文件cp到另一台服务器上
scp /etc/hosts/ root@172.168.118.1/etc

linux,tab键补全大小写

编辑
 vi  ~/.inputrc
 (没有的话,就新建一个),在最后加一行: 
set completion-ignore-case on
重启就好了

修改系统为中文

检查系统是不是有中文语言
$  locale
没有就下载这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安装中文语言
$  yum groupinstall chinese-support
在终端修改
Vi  /etc/sysconfig/i18n

#远程连接有时候会乱码,以CRT为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相互切换

vi /etc/initta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设置静态IP

BOOTPROTO=static
DNS1=192.168.1.1
IPADDR=192.168.25.15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25.2(注意这里如果是虚拟机,本地注意可能占用了192.168.25.1,那么网关在虚拟机中就为2)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后生效 
开启: chkconfig iptables on 
关闭: chkconfig iptables off 
即时生效,重启后失效 
开启: service iptables start 
关闭: service iptables stop

linux更改MAC地址(暴力版)

##删除原有mac文件
rm -rf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删除ifcfg-eth0文件内MAC地址

删除HWADDR=后面的谢谢
##重启

linux修改用户名

vi /etc/sysconfig/networl
修改HOSTNAME
HOSTNAME=用户名

YUM常用命令

安装软件(以foo-x.x.x.rpm为例):yum install foo-x.x.x.rpm
删除软件:yum remove foo-x.x.x.rpm或者yum erase foo-x.x.x.rpm
升级软件:yum upgrade foo或者yum update foo
查询信息:yum info foo
搜索软件(以包含foo字段为例):yum search foo
显示软件包依赖关系:yum deplist foo

  -e 静默执行 
  -t 忽略错误
  -R[分钟] 设置等待时间
  -y 自动应答yes
  --skip-broken 忽略依赖问题
  --nogpgcheck 忽略GPG验证

  check-update 检查可更新的包
  clearn 清除全部
  clean packages 清除临时包文件(/var/cache/yum 下文件)
  clearn headers 清除rpm头文件
  clean oldheaders 清除旧的rpm头文件
  deplist 列出包的依赖
  list 可安装和可更新的RPM包
  list installed 已安装的包
  list extras 已安装且不在资源库的包
  info 可安装和可更新的RPM包 信息
  info installed 已安装包的信息(-qa 参数相似)
  install[RPM包] 安装包
  localinstall 安装本地的 RPM包
  update[RPM包] 更新包
  upgrade 升级系统
  search[关键词] 搜索包
  provides[关键词] 搜索特定包文件名
  reinstall[RPM包] 重新安装包
  repolist 显示资源库的配置
  resolvedep 指定依赖
  remove[RPM包] 卸载包

yum源命令无法执行

第一种情况可能是网络出现问题
ping www.baidu.com  
检查是否存在网络连接
修正yum源地址
我之前配置本地yum源,导致问题出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 终端命令无法执行

//存在问题主要是在修改/etc/profile 或者~/.bash_profile 之类文件时填入错误命令
在终端下执行 export PATH=/bin:/usr/bin:/sbin:/usr/sbin 
解决!

如出现-bash: xxx: command not found时应该是bash下没有安装对应软件或者在bash中添加环境变量

比如常见的-bash: wget: command not found
安装wget 即可
yum -y install wget
### Linux 初始化代码过程解释 #### 宏观视角下的Linux初始化流程 理解Linux系统的初始化不应一开始就深陷于细节之中,而应先从整体把握其工作原理。这有助于构建稳固的知识框架,在此之后再逐步深入研究具体的实现机制[^1]。 #### 初始进程的创建与角色分配 在Linux系统启动过程中,第二个重要事件涉及第三个进程即2号进程`rest_init`的建立。通过调用`kernel_thread(kthreadd, NULL, CLONE_FS | CLONE_FILES)`函数再次利用`kernel_thread`方法来生成新进程。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进程还是线程,在内核层面都被视为任务(Task),共享相同的数据结构并被统一管理。其中,`kthreadd`作为所有内核态线程调度的核心组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职责,是所有此类任务的起源点[^2]。 #### 高端内存初始化处理 当进入更细致的技术领域时,可以观察到`start_kernel()`函数内部会触发一系列用于设置物理地址空间的操作,其中包括对高端内存区域(`highmem`)特别配置的部分——由`set_highmem_pages_init()`负责实施的具体措施确保了这部分资源能够得到恰当管理和应用[^3]。 #### 设备驱动加载方式概述 对于设备支持方面,Linux内核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外设接口程序会在编译阶段决定是以何种模式加入最终映像文件中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便是静态链接至核心镜像之内;另一种则是动态模块化加载的形式存在,允许按需激活特定硬件的支持功能[^4]。 ```c // 示例伪代码展示如何定义一个简单的内核模块入口点 static int __init my_module_init(void){ printk(KERN_INFO "Loading My Module\n"); return 0; } module_init(my_module_ini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