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科技金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所阐述的下一步推进“科技金融”的四个重点思路,犹如一份全面而系统的行动指南,为科技金融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彰显了央行在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 首先,继续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着力提升科技贷款服务的适配性和覆盖面,这一举措直击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核心难题。在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信贷渠道对于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宏观层面看,进一步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是关键之举。通过精准有力的政策引导,能够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重视科技领域的信贷投放。而推动银行完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政策安排,则是从内部机制上为科技信贷提供保障。在资源配置方面,银行可适当倾斜,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等资源投向科技型企业,满足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绩效考核机制的优化则能够激励银行员工积极拓展科技信贷业务,降低因科技企业高风险特性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如此,逐步形成与科技强国建设相适应的信贷资产结构,既有利于科技型企业的茁壮成长,也有助于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定与创新发展。 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是科技金融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对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板块能够提供种子资金和早期发展资金,助力其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的初步验证。而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科技企业,主板、科创板等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则为其提供了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种选择,便于企业扩大规模、进行并购重组等战略活动。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规则、加强投资者教育与保护等措施,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形成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丰富完善科技金融市场生态是构建科技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必要步骤。一个健全的科技金融市场生态涵盖了众多参与主体,包括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等。各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金融机构除了提供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外,还可以开展金融创新,如开发科技金融专属产品和服务。科技企业则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增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扶持、搭建平台等方式,促进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中介服务机构如科技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能够为科技金融交易提供专业的服务和信息支持,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只有各主体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才能打造一个充满活力、高效运行的科技金融市场生态。 加强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犹如大厦之基石,为科技金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制度层面,需要完善科技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规范科技金融市场行为。例如,制定科技贷款担保制度、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等,为科技金融业务提供制度保障。在机制建设方面,建立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至关重要。风险分担机制能够分散金融机构在科技信贷和投资中的风险,提高其参与科技金融的积极性。信息共享机制则可以打破各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科技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运行效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央行专门设立信贷市场司推进“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工作,体现了对科技金融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随着这四个重点思路的逐步落实,科技金融有望在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以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更为强大的作用,为我国迈向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撑。
央行推进“科技金融”:多管齐下助力科技创新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8-01 10:09:35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