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MQ、RabbitMQ、Kafka消息队列的原理及对比使用

本文介绍了消息队列在高并发环境中的作用,如解耦、异步处理和削峰,同时也指出其可能带来的系统复杂性和一致性问题。接着对比了ActiveMQ、RabbitMQ和Kafka的特点:ActiveMQ是Java实现,支持queue和topic;RabbitMQ基于Erlang,提供丰富的exchange类型;Kafka以Scala实现,侧重于分布式和流式计算,支持分区和冗余存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为什么使用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特别适用于高并发环境:

1、解耦:A系统提供了一个用户服务,BCD三个系统分别依赖于A系统的服务

图①未解耦

图②通过消息队列解耦

 

2、异步:因为同步会带来时间的等待,而互联网企业要求对于用户的直接操作,一般每个请求都必须要在200ms以内完成,这样对于用户来说是无感知的

图①同步

图②异步请求(可以多个MQ来对应系统,也可以使用同一台MQ集群或者MQ服务器用不同的主题来进行标记)

3、削峰:假若每天0:00到12:00,每秒并发请求数50个,12:00-13:00,每秒请求暴增5K+,如果系统直接对接关系型数据库(MySQL),每秒就会发送5K+条sql到数据库上,一般MySQL只能扛每秒2K的请求

图①直接访问数据库

图②通过消息队列访问数据库

消息队列缺点:

1、系统的可用性降低了(万一MQ挂了怎么处理?)

2、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

①有没有重复消费

②数据有没有丢失

③消息的顺序如何处理

3、一致性问题

请求在消息队列中并没有在数据库,它提示你消费成功了,那你如何知道是否成功了?若到A系统是成功了,到B系统和C系统失败了,这就导致数据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二、ActiveMQ、RabbitMQ、Kafka的对比

1、ActiveMQ:

                 1.1)Java写的消息队列

                 1.2)提供了丰富的客户端

  &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