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捷C++内存分配课程总结四:std::alloc行为剖析
剖析标准的容器分配器的动作
文章内容参照于侯捷 C++内存分配系列教程
文章目录
一、std::alloc的动作概述
在前边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一般常见的内存池是为一个类维护一个内存池,说是一个类,其实它的限制并没有那么的严谨,应该说是为了一种大小的子空间维护一个内存池,也就是说,只要每次分配的内存空间的大小相同(如容器),那么就可以使用同一个内存池为其分配内存。
std::alloc就是使用了这种思想,他并不是分散的维护一个一个的小的内存池,而是维护一个内存池的链表(长度为16),间隔8byte的维护16种不同大小的内存池。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侯捷C++内存分配课程讲义
#0所对应的节点连接的链表负责分配大小为8byte的子空间
#3所对应的节点连接的链表负责分配大小为32byte的子空间
以此以8byte的间隔向后类推
#15所对应的节点连接的链表负责分配大小为128byte的子空间
当需要一次性分配的内存超过了128byte,std::alloc()本身就不会为其服务,而会将这个需求转给其他函数去处理,这里我们会在后边剖析源码的时候去介绍
可是用户申请分配的空间可能并不会正好是8的倍数(通常都不是),这时,就会把他提升至最近的长度,并为其分配对应大小的内存块。
同时,在每一次需要调用malloc去分配内存时,std::alloc通常会分配比指定的大小更大的内存(至少为要求的40倍),其中一半的作为当前的内存块进行分割并交付,剩下的将会被储存至pool。
而当我们归还内存时,也是将他连接到对应大小的内存队列头部,如果超过了128byte,也会被转交给其他函数。
二、std::alloc的具体行为分析
1.malloc分配的内存块
在正式开始介绍std::alloc的行为时,我们需要首先知道malloc分配的内存块的具体格式,如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