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个web应用,实际上经历了: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把请求页面的HTML代码发给浏览器——>浏览器将页面再显示出来。而浏览器和服务器传输HTML的协议便是http协议。
下面我们跟踪一下在请求新浪首页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
首先,我们打开浏览器的工具——>开发者工具,调到network这一项。Network 面板记录页面上每个网络操作的相关信息,包括详细的耗时数据、HTTP 请求与响应标头和 Cookie,等等。但要确保左上角红灯是亮着的。
当我们请求新浪主页www.sina.com.cn时候可以看到请求每个资源的状态、类型、顺序和耗时等。点击第一条记录,我们将看到以下界面:
General表示浏览器发出的请求:
第二项GET表示请求的方法,GET表示仅请求资源,POST会附带用户数据。GET只是请求数据,而POST可能修改服务器数据,如在新闻网站发表评论。还百度到一个区别:
200表示成功的相应,相对的404 not found想必大家很熟悉了。
Remote Address表示请求的远程地址。
Response Headers 表示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reference:1.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001374738125095c955c1e6d8bb493182103fac9270762a000/001386832653051fd44e44e4f9e4ed08f3e5a5ab550358d000
2.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825390
3.http://www.cnblogs.com/xumengxuan/p/376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