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
- 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而这与互联网的其他自治系统选用什么路由选择协议无关。比如:RIP和OSPF协议。
- 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若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内,则需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如:边界网关协议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二、内部网关协议之RIP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RIP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因为RIP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
RIP协议特点:
-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 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 按固定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RIP协议优点: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缺点:RIP限制了网络规模。最大使用距离为15;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的路由表,随着网络规模扩大,开销随之增加。
三、内部网关协议之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原理简单,实现较复杂。
OSPF不用UDP而是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
四、外部网关协议之BGP
BGP解决了RIP的“坏消息传播得慢”这一问题。

五、虚拟专用网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专用地址(Private Address):用于一个机构的内部通信,而不能用于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
在因特网上所有的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专用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进行转发。
三个私有/专用地址块:
六、网络地址转换NAT
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T软件,称为NAT路由器,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为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